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6 (1700-1725).djvu/4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待詔山 聳翠奇麗,下有巖有亭。昔有孝子在此待詔,故名。

董奉山 ,在旌孝里,縣北五十里,形如卓筆。上有丹竈、石棋枰、琴室。《淳祐志》以為神仙董奉所遊。「奉」 一作鳳八。景鳳山丹竈即此。龍角山 一名牛角。宋張漢傑登第之時,此山與鑼山相應而鳴。

鑼山 舊傳常有鑼鳴。以上俱在石銘里。翁婆石 高數丈,隔崖縣峙。

大盤石 在翁婆石。頂大可四畝餘。上有瓦屋,祀本山神,舊傳以為飛騰而至。祠前有磁爐三,貯錢其中。俗多祈貸,有應則以息錢還之。朝天嶺 ,在欽化里,去縣東南三十里。東連天柱,西接金雞。雙髻之旁,舊漳郡入京由此,故名桐嶺 。上有觀音巖,下有隘,多樹木,又名「白桐林。」

磨鋒嶺 在縣東北八十里。或傳出銀礦。萬曆三十七年,中使奉旨開採,商徒蝟集,姦人攘奪其間,無所得而徒生亂。令管橘編寮甲,設官兵以防禦之,邑賴以安。

良岡嶺 ,高危險峻,長十餘里。

下翁嶺 下有隘

黎壁嶺 、大鸕鶿嶺 通辜山寨溪邊有石穴。紫玉峰 山有兩峰駢峙,東峰尤高。

東稜峰 為安溪界

黃辛峰 兩山雙峙,又名曰「雙峰。」

黃西田峰 上有蛤蠣殼,在善化里。

龍津溪 在縣東南門外。源發安溪界,由縣東北境入善化里,歷旌孝、石銘、彰信等里,合諸溪水至戴乾分流,又合至歐馬分流,又合扺城東,繞縣治而西,過欽化洪溝,又分為兩溪,至雙溪口入龍溪界。

青坑溪 源發安溪縣界,至善化里盈流為漈,至赤嶺寨後入龍津溪。

內方溪 源發安溪縣界,至善化里赤嶺巖前入龍津溪。

芹果溪 :源發同安縣界,至善化里溪口入龍津溪。

林口溪 源發安溪縣界,入旌孝里小鸕鶿,歷善化里定方溪尾,入龍津溪。

洋山溪 :由石銘里良岡山發源,有二,合流至洋山入龍津溪。

馬洋溪 由恭順里洪巖林發源,有二,歷方成、欽化里。灘途巖險,有虎渡等橋。至東溪入龍溪縣界,合北溪。又有李宅溪、可隴溪發源,各里俱入馬溪。

高層溪 發源安溪縣界,至石銘里大鸕鶿崎灘入龍溪界「北溪。」 又楊陶溪發源正達山,至下寮,亦入龍溪縣北溪。

巖溪 在石銘里。龍津溪,舟人多泊船於此,上有「天妃宮。」

三江溪 :在彰信里。《龍津溪八景》。《三江古渡》即此。

東津溪 在東城下。自東流扺城灣繞而南,有橋。今廢。

南津溪 自東城遶抱,復環而西,有橋,今廢。錦溪 ,在人和里。八景《錦水舫歸》即此。明教諭方定詩:「錦溪春暖水溶溶,幾片歸航落照中。兩岸輕風閒客棹,細歌漁唱過津東。」

《鑰鉤灘 》溪口迴曲,如鑰鉤形,舟人至此,以身拽導。

鳳尾灘 有時鳴聞數里,有時澄靜,鳴則多旱,農人常候之。

雉鳥灘 以上俱在善化里。

跳頭灘 溪多巨石,可跳。

潮潭 在善化、《石銘》二里。

鸕鶿潭 在內方溪

《緯絲潭 》:以緯測之不盡。

鳳尾潭 :有大石,高數丈,瞰潭中。

蛟龍潭 :昔傳有蛟銜鹿於此。

漳平縣

九仙山 在和睦里。《通志》作九星山。九峰疊聳,有石窟,號仙人插劍處。雨不溢,旱不涸。上有仙洞,鄉人倚以為信。山後有朱仙洞,石室幽邃,發脈由石龜西霧而來,為邑之宗。

仙帽山 即西霧山。在縣西北十里。自九仙峰發源,蜿蜒至是,雄結巍峨。相傳郡人避寇於此,寇將迫,忽雲霧四起,遂迷其處,因以得免。鄉人神之,稱為「西霧山。」

石鼓山 ,在縣北二十里,與仙帽左右俱為北方之障。頂有石如鼓,圍可十餘丈,相傳「天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