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6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舊鎮渡 在邑東二十里,一潮可至陸鼇。苦竹渡 在邑東一十五里。

銅山渡 在銅山所,亦名「雲霄渡。」

井尾渡   梅林渡   、竹嶼渡 在七都。

杜潯渡 在九都,通銅山。

仵翁渡   陳平渡 在八尺門,通銅山。溝頭渡 通陸鼇。

沙尾渡 《舊志》載:稅銀納文公祠。

龍巖縣

景雲橋 去縣城南二十步,即舊《志》所謂龍津橋也。舊以木為之,橋心有碧漪亭。宋乾道間,令李宗回建。淳熙戊申,令張熊於橋上架亭,改曰「龍門。」 開禧間,令趙汝勉復修。元至正元年火。二年,達魯花赤捏古柏徙建清高山下。四年,又圮於水。永樂癸未,知縣陳思敬重建,架亭二十八間。是後屢次修治。至嘉靖十九年,僉事侯廷訓命典史陳昭德重修。舊時城無南門,缺其中以屬橋,即橋亭以為門。至是乃疊石溪中,廣數百步,袤數十步,實土築之,令與橋平截。橋後亭一間,以立城基,作譙樓其上。於是南岸有樓,與南門對峙,扁曰「觀瀾。」 以後或燬於火,或圮於水,隨時修治。至崇禎甲申,址石盡沒,義民丘穀之易以木。

皇清知縣王有容捐俸重修。丘穀之助銀五百兩。尋。

圮,知縣江藻復修之。康熙五十二年洪水橋又圮址,石復盡沒。

迎龍橋 出西門五里,曰龍門。兩山夾溪而下,橋跨其上,址在虎嶺麓之南,與景雲橋東西對峙,通道汀潮,俗呼「西橋。」 自洪武十九年縣丞周尚文重建,構亭二十七間,以後屢修。至嘉靖十一年,知縣陳瀛移建上流百餘步,改今名。三十六年知縣湯相修,始架石梁,後圮於水。今復改於舊處,漸以木為之。

見龍橋 在縣東五里。俗呼「東橋。」 嘉靖十三年,知縣陳瀛建,尋圮。三十四年,湯相改建於東砦門,未成而廢。丁巳,知縣朱泰禎因生員連鐈鳩工,築石五墩,已成後,又圮。按巖環邑之水,直流而迅,距城東五里許,兩岸中斷,則關鎖弗密。為橋障之固,邑之急務也。

國朝知縣江藻編木高大之,以便往來。

留暉橋 在西門外過壕池處。嘉靖三十年圮於水。知縣湯相重建,拱石為橋,高三丈六尺。龍門硿橋 ,在城西十里,道通上杭。萬曆間,知縣吳守忠刱建。

功德橋 在龍門里,去縣四十里。元至順二年,僧德禧建。石基木梁,長四丈,闊八尺。嘉靖五年,令蔡尚義重修。萬曆十五年,知縣吳守忠重建。樂成橋 在適中驛。嘉靖十一年,知縣汪九思建,未成而去。知縣湯相踵成,故名。

南安橋 在樂成橋南二里許。

駐師橋 在倒嶺坳。宋文文山駐師於此,故名。萬曆間,知縣曹引儒建。

東浦橋 在松洋社,永樂間建。

下村橋 在萬安里溪口社。元至正間建。明洪武二十年重修。長五丈,闊一丈。亭七間。

涸溪橋 在松洋社。明洪武間建。長三丈六尺,闊一丈。

彌勒溪橋 在彌勒宮左,嘉靖間建,今圮。碧潭橋 ,在虎嶺外,俗名「羅橋。」 邑人林澤民募眾立田資渡。黃縉記。

古田洋橋 「鄉民鳩建」 石基木梁,長二十餘丈,高二丈,闊二丈。

東津渡 在東關。邑人連材有田,編渡夫一名。西津渡 在西門外,編渡夫一名。

碧潭渡 在虎嶺山外。邑人林澤民募眾立田,修橋資渡。

雁石渡 在節惠里。邑人連材施田四十畝,年收租以濟東津、雁石二渡,餘尚病涉。編渡夫二名。

小溪渡 在龍津橋,小渡會流處。

藿村渡 在通漳平寧洋。渡夫一名革。

雞鳴渡 在節惠里

赤尾山渡 在萬安里。歲編渡夫一名。《革溪西》渡 在龍門里大池社。舊編渡夫一名,近革,民多病之。

白沙渡 在萬安里

橫牛渡 在硿溪蘆林,路通漳平。

皇清順治己丑年,生員徐奉來捨田十四畝,載租一。

《百一十斗》為渡夫口食

龍門渡 在縣西北,路通上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