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6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徙於此。其川堂、後堂,今俱圮甬道兩旁吏舍亦半毀。餘如絃歌堂、淨涼閣、宣詔亭、頒詔亭、簡清室、清佐廨,名雖存而跡廢。如幕廳、庫房、際留倉、預備倉、架閣庫、西廒、寅賓館,跡雖存而制廢。縣丞衙 在縣廨東。康熙三十年,縣丞劉自強重修。

典史衙 在縣廨西,即舊主簿廳。

陰陽學 在縣治南孝義坊內。

醫學 :在縣治仙雲坊。舊「惠民」 藥局。以上二署,今俱廢。

僧會司 在興教寺內

道會司 在崇真觀內

臨漳馬驛 在縣治西北仙雲坊內。宋置,名「仙雲驛。」 元改此名。明因之。洪武三年,知縣張理重建。正統十四年,燬於寇。景泰七年,知府謝騫重建。正德間,知縣何炯重修。今為民居。驛屬典史兼管,無馬。

雲霄驛 在縣南六都,元時置,明因之。洪武十一年,南詔驛驛丞黑中建。成化十年圮於水。十三年,同知蔣濬復建。

盤陀嶺巡檢司 在八都。明正統間置。

皇清康熙三十五年,移駐《雲霄》。

按屬署舊有古雷巡檢司在縣南九都;後葛巡檢司在九都,青山巡檢司在十五都,井尾巡檢司在二十三都。今俱裁,司廢。管糧廳在縣門內,今廢。主簿廨,今為典史署。縣行署舊有布政分司,在縣治北舊稅課司地。正統五年建。

皇清康熙二十年,知縣楊遇暫築《常平倉》於廳事故。

址,餘皆住兵。漳南道分司,在縣治左。洪武初知縣張理建,即提刑分司。成化七年改為漳南道分司,今久廢,知縣楊遇暫築為常平倉。府館在臨漳驛之右,今廢。又有督捕館,在雲霄驛北。萬曆初,府通判駐焉。另有遞運所,在臨漳馬驛之前。洪武二十三年革廢。

龍巖縣治 在縣城中,布政分司之西。唐乾寧、天祐間始置,屢經兵燹。宋紹興十七年以後,寓廨於僧舍。乾道六年,知縣林鼐刱建。淳熙三年,知縣陳煥增建《宣詔》、「頒春」 二亭。紹定三年燬於寇。五年,知縣趙性夫重建。端平元年又燬於寇。嘉熙二年,知縣陳椿壽重建。元至元三年,知縣魏德潤增修。至正十年,監縣捏古柏建譙樓。十七年,監縣馬《合麻》復更其方向重建。二十七年,重修譙樓,仍建樓於正堂之後,未就。明洪武三年,知縣趙榮祖繼成之。正堂之左為幕廳,右為架閣庫。儀門之前為譙樓。譙樓前之東西為「申明」 、「旌善」 二亭。甬道之中為戒石亭,左為土地祠。三十一年,正堂圮。永樂五年,知縣程鵬修建小廳,後建小堂。七年,譙樓圮。正統間,知縣李昊重建。成化九年,知縣韋濟鼎而新之,改後樓為後堂。十三年重建知縣廨於館署後。弘治六年,知縣陳熙改典史廳於堂左,右為庫。正德四年,知縣余成重建前後堂,修縣丞廳,改主簿廨為典史廨,重修譙樓。嘉靖十二年,知縣陳瀛重建監房及土地祠。十八年,知縣胡寅命重修縣廨及後堂公廨。二十八年,縣丞鄒仕能「重建土地祠。」 各吏舍在縣署右。三十三年,知縣湯相重修。萬曆八年,卷房毀。九年,知縣曹孕儒重建,移進儀門譙樓二丈許。又創建龍亭庫、寅賓館、總鋪。

皇清順治初,寇踞摧折殆盡。十年,知縣王有容修建。

營葺年久傾壞。康熙二十五年,知縣江藻次第改換維新。署內為「儼思堂」 ,更造六房,收貯案卷,而輪奐復改觀云。

縣丞衙 在縣署內

典史衙 舊在縣堂左,正德四年改在主簿廨。陰陽學 ,在縣前申明亭之次。

醫學 在縣前「旌善亭」 之次。

僧會司 在縣治左,報恩寺東。

道會司 在縣治西,東嶽行宮之右。

適中驛 在縣南六十五里。嘉靖十一年,知縣陳瀛刱建。

鴈石巡檢司 在節惠里。正統十一年建。按縣行署,舊有布政分司,在縣治東,漳南道之右。漳南道分司在布政分司之左。府館在城隍廟之左。今俱廢。龍巖守禦千戶所在縣治西北。弘治間,知縣韋濟刱建。軍旗營房環列於所之左右。今官裁署廢。

南靖縣治 舊署,元至正十六年始建。明至統六年,典史周鼎重建。十四年燬於寇。景泰二年,主簿卜應麟重修。成化十五年,知縣張本重建。正堂及東、西廊、後堂、川堂、庫房、儀門、典史廳、譙樓、大門、廨舍悉備。嘉靖元年,知縣施祥重建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