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9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會郡水陸交輓,往來差使,乘軺浮舳,銜尾而取道,故供億視他郡獨繁。乃僅僅取給于兩縣,其窘促可知也。矧其地當漢水下流,歲一泛溢,導之不注,防之難遏,則蕩為沮洳之場,吏第束手耳。故其民不得已棄耒耜而丐命于湖澤,可念也。然兩縣土風勁悍,漢川為甚。劉家隔吭扼雍、梁,腋引吳、越,為商舶之輳,稍稱繁殷。乃遊民時群不逞,出沒飄忽,莫可誰何,往來盜掠于鄙。令率兵逐之,竟截其雙耳去。所為不虞之戒,彌甚《武昌》云。

漢陽府星野考        府志

分野

《春秋緯》:自大別以東,至雷澤九江、荊州,屬衡星。按《漢書天文志》:「南宮朱鳥權衡。」 孟康注曰:太微為衡也。《星經》玉衡,北斗第五星,主荊州。嘗以五卯日候之。

《大別郡》之鎮山,自此以東,屬衡,則不耑《主翼軫》,然周回數百里內,又未可拘也。

《元命苞軫》星,散為荊州。

《史記》:「翼軫荊州。翼二十二星,凡十九度。軫四星,凡十七度也。」

《晉書》:江夏入翼十二度。

《唐書》:翼、軫,鶉尾之次巳初,起張十五度,中翼十二度,終張九度。其分野自房陵、白帝而東,盡漢之南郡江夏,東達廬江。

《宋天文志》:「北斗第二星曰璇,其分為楚。」

按《翼》十二度為「江夏之分」 ,則今武昌、興國、江夏、嘉魚、蒲圻、咸寧、崇陽、通城、大冶、通山、漢陽、漢川、黃州、黃岡、蘄水、黃陂、羅田、麻城、蘄州、黃梅、廣濟、黃安、雲夢、安陸、應城、孝感諸地是也。一度計二千九百二十三里。

按《通志》載星野正占,皆主陳卓、邢昺之言,漢陽列于翼十二度矣。又引《春秋文耀鉤》云:「大別以東,并屬衡星」 ,則一郡而有二占也。夫度之廣遠,至有二千餘里,其中五星次舍,客曜推移,為祥為咎,豈片丸黑子,地所能當?而況雜應紛紜,如《晉宋天文志》所云:「牛女之間,天市之內皆主楚,地候悉不爽乎?」 噫!天道遠矣,必有知而詳言之者。

漢陽府山川考       府志

本府。漢陽縣附郭。

大別山 在郡城東北半里。《禹貢》:「導嶓冢,至於荊山,內方,至於大別。」 蔡氏注曰:「《左傳》『吳與楚戰,濟漢,而陣自小別至於大別,蓋近漢之山。今漢陽軍漢陽縣北大別山是也』。」 《地志》《水經》云:「在安豐者,非是。」 大別一名魯山,又名翼際。桑欽。《水經》:江水又東,逕魯山南。酈道元注曰:「古翼際山也。」 山上有吳,江夏太守陸渙所治城。舊江夏治。安陸,漢高帝六年置,吳乃徙此。城中有晉征南將軍荊州刺史胡奮碑,又有平南將軍王世將刻石,記征杜曾事。有劉琦墓及廟。山左即沔口。舊《志》云:吳置魯山縣,梁武築漢口城以守魯山。東昏侯曰:「吾自圍魯山以攻沔。」 或云:鳳棲山西有魯肅廟,故以鳳棲迤西名魯山。《朱志》曰:余觀大別、鳳棲,南北并峙,其間無他山,魯山為大別別名無疑。今詢之故老,別山兩形,前為龜山,後為魯山,其說近是。

鳳棲山 在府治後。宋知軍劉辟疆《記》曰:「古有鳳凰棲於此山之林,故名。」 按:吳孫權黃龍元年,鳳凰見於夏口,始即帝位,或即此也。

梅山 :在縣治西四里。其山多梅,今無。

磨旗山 :在縣治西二十里。

漢南山 在縣治西二十里漢水之南,故名。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楚昭王射虎於此。其山三峰並峙,又名《三山景》。

女郎山 :在縣治西二十里。《舊志》載:楚襄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