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9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耘再耘。」 秋時收穫。至漢川縣,濱江,多用牛車引水灌田,為別郡所無。其制於江濱結茅屋若曇瓢狀,翼以方棚,上為橫梁,中為大楹,下為樞,中為盤,環以木齒。盤上斜植桄木數十條,貫於柱內,若車輻之輳轂。旁列水車於方棚之下,近地有橫梁一周,梁列齒,縛軛引牛而輪旋之,以梁齒擊盤齒,圓轉周迴,激水逆流而上,達於溝,晝夜不歇。其法甚逸,其利最廣。邑紳葉東生傳其法於川中,至今彼人稱為「葉公車。」

街居婦女,惟事剪繡。鄉農及禮義之家,勤於紡織。雖老嫗處女,寒暑無間。

漢鎮舊事繁華,今僑居仕宦,商賈富家多以服飾炫耀,雖臧獲亦穿紳緞,侈靡極矣。而漢川距鎮稍遠,士民猶有古風。

漢鎮水陸珍奇,舟楫捆載,靡不備至。每一宴會,窮極豐腆,不獨僑宦富商為然。雖中產之家,亦勉強徇俗,然雖務外飾,而內實鮮積藏,至有典春衣以為之者,蓋亦習俗使然也。

按:漢土地稱佳麗,人尚浮華,士大夫家咸知禮義,婚娶盛籹奩,喪事豐,酒筵競裝人物。先期投柬,遍干親友,謂之「請執事。」 屆期並集,列導柩前,及郊而散,祭儀悉從俗節,亦稱華靡矣。惟最健訟,民間每變鬻田產,於正價之外十取其二,名曰「表券。」 年餘其業主黠者或求加益,亦曰「表券。」 訟端往往由此而起。近日復多流寓。棍徒三五為群,或撞太歲,或冒牙行,少不如意,小則脅制,大則呈告。此訟彼證,窮年累月不休。破家蕩產,莫此為甚。至信巫重鬼,雖云楚俗固然,而近時僧尼之盛,尤為地方隱禍。遠來行腳,蹤蹟詭祕,未經部試。恃一二大護法,即自稱大和尚,擅立戒壇,招搖婦女,僧俗莫分,官府不敢禁戢。此皆風俗之惡,而大亂之萌也。

漢陽府祠廟考        府志

本府。漢陽縣附郭。

風雲雷雨山川壇 舊在南紀門外,明正德十一年,知府黃俊改建於西門外永安橋西岸,「歲以春秋二仲上戊日致祭。」

府社稷壇 :在西門外永安橋西岸。春秋二仲,與山川同祭。

郡厲壇 在大別山南,元妙觀北,每歲三祭。府城隍廟 在朝宗門內。明萬曆戊申水圮,知府舒體震鼎建。相傳「神乃《漢紀》」 信也。

大禹廟 在大別山禹功磯上。宋紹興間,司農少卿張體仁以此地江漢朝宗之會,乃建廟以祀禹,而以益、稷配焉。明洪武二十年十月,楚昭王躬行祭奠,每歲春秋二仲,於釋奠後二日致祭。崇禎中,張元芳升稷並享,左右列八元、八凱,後又附入召康公、穆公。

關帝廟 一在鳳山門外西南江邊,今存。一在大別山北關羽洞側,名「武安王廟」 ,今廢。一在循禮坊正街,舊名「沈家廟」 ,嘉靖元年建,天啟五年,曾廷芝及其子別駕因火焚,改今廟。一在後湖。

皇清順治九年建。康熙八年正月十三日,亦焚「撫院。」

劉及《西匣》,商人重修。一在平塘渡之岸,刱於知縣雷用龍。萬曆戊申,水沒,郡人李宗魯重建。一在城內,康熙元年,守備董朝祿建。

八蜡廟 在西門外永安橋社稷壇西南。明通判劉汝登建。

息夫人廟 在桃花洞。息侯夫人,即《春秋》息媯也。蔡侯以息媯語楚子,楚子滅息,以息媯歸,生堵敖,及成王而不言。楚子問之,對曰:「吾以一婦人而事二夫,縱不能死,其又奚言?」 楚子遂伐蔡。楚子卒,令尹子元蠱息媯館於宮側,而《振萬》焉。息媯泣而言之,子元曰:「婦人不忘讎,我反忘之。」 遂伐鄭。

魯肅廟 在魯山,即郡治後山西麓。南傍郡城,久廢。

皇清康熙元年,郡庠吳世調捐貲重建。

龍王廟 ,在南紀門外大江之滸。江有洑流,土人呼為「龍窩。」 相傳昔有龍潛於此,立廟祀之。張王廟 在南紀門外磯上。相傳唐張巡守雎陽,有保障江淮之功,故江漢之人祀之。廟立於唐末,後人不知為誰,皆以「張王」 稱之。宋時建昌羽士遊漢陽,召問神,乃自書為巡作歌一篇。按唐張柬之封漢陽王,後為武三思,流瀧州卒,意廟祀。柬之未知孰是。郡人戴金、李宗魯皆重修。茅、程二司徒廟 在縣治西三里,未詳何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