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0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云:「懷山,襄陵之義也。」 今俗疑為襄陽而來,名為襄水。按陸澄《地里記》,襄陽無襄水。夫襄陽城枕大江,即漢江水,非襄水所自出也。

漾水 在縣南,合沔水,其源出狼谷中。《禹貢》「嶓冢導漾」 是也。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輿圖考》:安陸府城北有滄浪水,過三澨。三澨水在竟陵縣,入於大別云。其水自安陸東逕漁泛、浲逕、葫蘆,三灣而下。又按:漢水分派諸河,東播為小河牛蹄、獅子、三㲼口,又東播為馬腸河,又東得橫鱗口,又東播為淘溪潭,又東得便河口,又東播為新沖河,又東逕乾鎮河,出漢口入於江。三澨水 ,在縣南五十里,其源自安陸達景陵,《書》曰「過三澨」 是也。今郢州長壽縣磨石山發源東南流者,名澨水,至復州竟陵縣。《左傳》「句澨、漳、澨、雍、澨、薳、澨」 ,皆水邊地。

西江水 在縣境西,乃襄江一派,從城下過,通雲、杜泉,約數十道云。

縣河三:汊水 舊名汊水,以乾鎮亦有三汊,故以縣河別之也。其河西自南河入焉,南自黑流渡入焉,北自石家河入焉,故名「三漢」 云。

巾水 《水經注》:「巾水出縣東百九十里,西逕巾城下,即巾水戍。」 又云:「竟陵水含巾吐柘」 ,是也。揚水 ,《水經注》:「龍陂水逕郢城東北流,謂之揚水。又北逕竟陵縣西,又北納巾吐柘。」 柘水即下揚水也。又北注於沔,謂之揚口,中夏口也。曹太祖遣劉備於當陽,備趨漢津,遂濟夏口,是也。今在江夏地。

巾揚二水 ,在縣西北三十里。按《水經注》,巾水西逕巾城下,城下有巾水戍。又巾水西逕縣北,西逕揚水,謂之巾口水,其西有古竟陵大城。以今地勢考之,則巾水當在石河、馬溪合流之南,故今巾港西有故城數區,即古巾城、竟陵大城與夫巾水戍也。舊《志》石家河即巾水,不待與馬溪合流後,方名巾港也。且馬溪河正在石家河之西,當即所謂揚水,而合流之處,當即所謂巾水者。蓋巾、揚二水交會之地,頗與《水經》合。臼水 ,《左傳》吳伐楚,戰於柏舉,鄖公辛與王出奔隨,涉於成臼。杜預《註》,「江夏竟陵縣有臼水,出聊屈山,西南入漢。」 按《京山志》有臼河,安陸亦有臼口驛,蓋郢本竟陵地也。晉石城治竟陵,故晉杜預註在「竟陵縣」 以此。

回河水 在縣東北七十五里。自今府治池河水東流至此。

寒河 在縣西南,漢北小河也。其北有寒嶺,邑解元譚元春結廬於其南,中有蓑橋、柳庵、「紅濕亭」 、「簡遠堂」 、「剪石臺」 諸勝景。

淘溪河 在漢南。河北出盧家埠,東出羊角入漢。又得新沖河,折旋十餘里,復入於漢。此河已淤。

便河 在漢北縣,與漢江遠。元知府白景亮開此,民便之,因名。時掘土得石,有《白公溝》三字,民咸異之。

留駕河 在便河右。按蜀先主敗於長坂,趨漢津,與關羽船會,得濟沔,留駕於此,因名。有先主廟。

義河 在城南,亦潛也。東距紅花港,西據捷河口,長五里。其河由三汊河逕楊林口,又東逕便河,又東逕板港,又東趨風門入於漢。又自楊林播為河,逕風波湖,又東逕沿湖,至回河東北合皂市水入漢。按:義河,世傳宋太祖微時嘗渡此,遺舟人錢不受,後特蠲漁課,賜今名。

石家河 在縣西北三十里。舊《志》石河為三澨之一,未有確據,且石河水不通漾水也。

馬溪河 在石家河西。二水俱出京山。

巾港河 在石家、馬溪二河之南,合流曰「巾港河」 ,其河南流入於三汊口,東流逕縣,至風門入於漢。

柳家河 在縣東北四十里。其河發源淥水堰,逕帥家泉雲潭河,入於風波湖。

回河 一曰「會河」 ,自安陸直河東流,逕皂市,南會楊林板港,西會風波,沿湖合流,趨風門,入於漢,名會河口。

東湖 在縣東城外。廣袤三里,中有洲,上有東禪寺。寺前為橋,覆以亭,又前為隄,殿「閣隱起,水竹縈紆,城廬環列,煙爨明滅,望之為一邑最勝之處。」

西湖 在縣西城外廣次東湖中有洲曰「覆釜」 ,唐太師積公陸羽所居,其後葬於此,即建塔焉,名為「西塔寺。」 寺有陸子茶亭,其西有新甃陸井,俱僉憲柯公喬所建。湖中菡萏迎風,芰蒲送雨,漁舟唱晚,農槔翻晝,其勝與東湖相上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