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0 (1700-1725).djvu/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知縣李仲僎修。萬曆癸未,西城崩,知縣陳席珍修。辛卯,東北崩,知縣林雲龍修。城四面俱增堡。天啟癸亥年,知縣陳維蘇修。崇禎壬申年,知縣楊一儁修。甲戌年,知縣陳六奇倍加修築。癸未年,賊踞景偽,知縣張采添修外城炮臺。乙酉年,賊拔城遁。

皇清順治甲午年,知縣甯鳴玉更修補築《東北城數》。

百丈,康熙戊申年,署縣事李馨捐俸重修。城各有樓,南曰「南薰」 ,舊名「荊南」 ;北曰「拱北」 ,舊名「北門」 ;東曰「東陽」 ,舊名「八馬」 ;西曰「西成」 ,舊名「雁叫。」 門內有屋三楹,以居門者。城樓有鐘鼓,舊置南樓以警昏曉。乙酉,城門樓俱燬,甲午,復新建北樓,乙未,新建南樓,丁酉,新建東、西樓,置聖像鎮之。後西樓復燬於火。

荊門州城池 ,唐時在樂鄉關,名樂鄉縣。宋時始立治於此。初未有城。陸九淵知荊門,議「城之,周八千尺,高十有六尺,女牆高五尺。明洪武初,守禦指揮使梅復加修築,皆用石城。門有五,上各有樓。東曰東作,西曰西成,南曰平泰,北曰北辰。」 弘治末,水漲城圮,知州韓銑修之。城北有濠,深廣俱二十尺餘,三面惟引蒙、惠二泉為池。崇禎七年,流賊犯境,知州石琢玉堅守三晝夜,得不破。賊退,旋請修築,高二丈,厚八尺,周七百丈,又增設小南門月城。至十五年,賊隊大至,城遂陷。

皇清順治二年,寇踞西山,不時攻城,城門樓盡燬。五

年,副將張文富重修,乃有今城。十二年,守備孫光哲建樓於北門,州守相繼修葺,南北西關暨東園煙火相望矣。

當陽縣城池 ,在漢初治長林之地,所謂「古城東城」 是也。歷代無可考。明洪武初,移治方城,尋廢。三十年,復置縣於故地。成化初,劉賊作亂,同知嚴瑞始築土城,廣一里,袤一百二十步。尋圮,知縣姜瑛築之。正德中,劉六等作亂,知縣劉珵復築。西北有真武港,環遶城外,水決輒囓城。隆慶間,知縣張松始疏河故道,捍以長堤。水患既弭,復議修城,未果。萬曆三年,留守司經歷任夢榛署邑篆,乃修築磚城,計週迴六百四十丈有奇,高二丈,厚一丈二尺。門四:東曰紫蓋,西曰玉陽,南曰鳳川,北曰清漳。樓櫓亦四,北題曰「仲宣」 ,從古名也。敵臺、戍鋪各七,水門五,皆甃以甎石。至崇禎七年,寇薄城,環攻,以女牆低故陷。九年,知縣區懷瑞增築女牆,復於城外浚壕

皇清順治二年,闖逆餘孽高、李等盤踞西山,城再陷。

毀為平址。十二年,知縣唐彥袤修復如舊。

安陸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

本府。鍾祥縣附郭。

昇仙橋 在縣東青泥凹。相傳漢梅福昇仙處。橋底又有小橋。舊《志》云:「州治前有橋曰昇仙」 ,非是。俗傳「昇仙橋倒狀元歸」 ,即此。

西門大橋 在石城西,荊襄孔道也。歲久圮齧。

皇清康熙四年,郡守張崇德等共成之。舊止《三空》,今

增為五橋,東西建二坊,宏敞數倍於舊。

通津橋 即閘口橋,以備東南水之蓄洩者。萬曆間,知府李養蒙創建。橋之西,又有石橋,曰「小閘」 ,原是石橋,近為附近居民拆毀,今有遺址尚存。

曾家橋 即古土橋。昔司空曾省吾易以石,創大之,後圮居民。吳宗周募修,歲久復圮。

皇清康熙四年,郡守張崇德等捐貲復修橋東西各

建以坊

利涉橋 在元妙觀後,即古「利市橋。」

皇清順治十六年,庠生鄭宜緇等重修。

後寺橋 在城東吉祥寺前,又名「丁卯橋。」 歲久傾圮。

皇清康熙四年,僧青湖募修。

板橋 在西門外,即舊「武定橋」 ,今易石。

朝宗橋 在西門外,臨漢江。

龍鳳橋 久廢

遷公橋 在縣南十里

張公橋 在縣南十五里。

三眼橋 在縣南隄外

東港橋 在縣南三十里。

通濟橋 在縣東

廣濟橋 在通濟橋旁

雙橋 在縣東里許

甎橋 在縣北。上有小河,遇水溢,民皆病涉,亦設新橋堤。

公濟橋 在縣北一里

梅家橋 在縣東寺下

潘家橋 在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