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0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荊江口關 在東南一里。今之「上關。」

襄江口關 在州北一里。今之「下關。」

范溉關 ,在州北四十里。

侯埠關 在州東十里

古上關 在城外,崇禎庚辰建。

江北橋 即漢津橋。《童志》註:「西三里橋,不常有,春夏水泛,則舟以濟之。」 正德戊寅,知州濂增修而新之,分江北城西為二橋。舊以木,後改石用石雖堅而水道稍狹,上流難洩,每值水漲湍急,間有覆舟之厄。知州郭僑乃以木易石,橫以巨艇,環以鐵繩,南北兩岸甃以餘石,往來始便。崇禎己卯,改作甃石堅木,兩翼有廬,為車馬往來、市民貿易之所。癸未賊燬,碑石俱無矣。

劉家橋 在州西十里,接中埂堤。堤壞,橋亦傾圮,知州郭僑重修。

剅河橋 泗港橋 俱在州東十里。侯埠橋 孫江口橋 俱在州東七十里。浮橋 在城西,春夏水泛則行舟。

平政橋 崇禎辛巳重修。

三江口渡 ,油榨渡 ,《浲江北》渡 ,劉家渡,南門渡 ,北門渡 ,漕河渡 ,拖船渡。

上江渡 窯頭渡 ,《浲剅河渡 》,《南黃渡》《景陵縣》。

鴻漸關 在南門外河街,取「陸鴻漸」 為名。縣令楊應和立。

鴈叫關 在縣西門外。唐陸鴻漸育於西塔寺,有鴈翼覆之,鳴叫野中。大師積公因收養之,土人遂相傳為盛事。

巾關 在西堤,一名「西關」 ,今廢。

《柘關 》在東堤,一名「東關」 ,今廢。巾、柘二關名,王太史鳴玉題。

北橋 在北城外,今廢。

東橋 在東陽門外。萬曆年間,邵宗易重建,今廢。

西橋 在西城門外,又名「鴈叫橋。」 萬曆年間,邑中書朱萬祚重建。

皇清順治初,祚子運暹復修。今為雷震石,寸裂。

南橋 在南薰門外。萬曆年間,中丞徐成位重建。孫光祿、丞同氣復修。

清河橋 在北拱門外。昔有執政經此,策馬不起,得孔聖遺像。嘉靖辛丑,僉憲柯喬即其地改為新儒學,遂因以為泮池。舊有泮橋跨池中,其東西為兩橋。先是,弘治六年,縣令湯貴因中橋舊有亭,重建,曰「保障亭。」 至嘉靖三十年,水決,兩橋崩,惟中橋直通往來。三十七年,推官袁履素省中橋,築東西橋為坦道。天啟元年,知縣程維楧因泮水外洩,并塞兩橋。

皇清康熙元年,水衝泮池,與湖相通。六年,司李史颺

廷捐貲檄築

北橋 在北拱門外,今改為路。崇禎間建,今廢。義河橋 在城南一里,今廢。

浮橋 在城南門外。元知府白景亮作,今廢。張家橋 在城南十里,地名「張官畈。」 明初,知縣張天麟住籍其地,因建橋焉。縣民樊昱重建,今廢。

圓通橋 在東禪寺前。邑民樊澗修,陶普圓、許可立重修。

上磚橋 在城北三里

下磚橋 在城北二里,邑人陶堯賓修。

石家河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邑民朱仕建,今廢。

觀音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舊橋敝且隘,縣令周端改作,「可通車馬。」 今其地為觀橋鋪。

渡河石橋 在縣西北二十里。縣民陳榮泰建,今淤廢。

馬溪河橋 在縣西北三十一里。戴鸞建。柳家河橋 在縣北四十里。弘治十三年知縣周端立。今廢。

高家壋橋 在縣境內

皇清順治丁酉,縣民郭近、陳章募修。

官城渡 在縣東十里

板港渡 在縣東二十里。有大小二渡。邑太學胡來俊修。

古角渡 在縣西二十五里青山湖口。

黑流渡 在縣西南七十里。

義河渡 在城南一里。又有龍潭灣、西門外二渡。

上里堤渡 在縣南十里。

車湘渡 在縣南五十一里。

獅子渡 在縣南五十里。今獅子河淤。

東尾渡 在縣南七十九里。與牛槽、桐柱二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