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1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卷目錄

 襄陽府部彙考一

  襄陽府建置沿革考

 襄陽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襄陽府星野考

  襄陽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一卷

襄陽府部彙考一

襄陽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本府

《禹貢》
襄陽南漳穀城為荊宜城棗陽光化為豫

而均州則豫,而介于雍。在周,襄陽為鄾、鄧,宜城為鄀,南漳為盧,穀城為穀,皆封國。在《春秋》則五國俱屬楚,又有謝國、陰國、麋國焉。謝為棗陽,陰為光化,而麋即均州也。謝屬魯,陰與麋俱屬楚。秦昭襄令白起攻楚,遂取鄢郢,為南郡,鄢即鄀也。始皇得天下,革五等為四十郡,以漢北為南陽郡,南為南郡。漢初因之。如臨「沮、宜城、中盧、𨙬、襄陽郡屬南郡;如酇陰、山都、棘陽、蔡陽、舂陵、筑陽、穰武當、鄧屬南陽郡,而酇及舂陵為封國也。武帝攘卻胡、越,開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涼,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各一人。其三輔、三河、弘農則置司隸校尉部,如二郡,則荊州刺史部也。莽更南」 陽為南隊,南郡為南順,酇為南庚,筑陽為宜禾,穰為農穰,襄陽為相陽,仍屬荊州刺史部。世祖興,盡復漢舊,但南陽之山都,蔡陽、筑陽,南郡之中廬𨙬,宜城郡臨沮,俱為封國耳。獻帝初平元年,以劉表為荊州刺史,徙治襄陽,此時襄陽尚為縣也。建安十三年,魏得荊州,分南郡以北立襄陽郡,又分南陽西界立南鄉郡,於是襄陽始為郡矣。及赤壁戰敗,南郡以南屬吳,後遂與蜀三分荊州,以南郡、零陵、武陵三郡為蜀,江夏、貴陽、長沙三郡為吳,而南陽、襄陽、南鄉三郡為魏。劉備沒後,所分之地悉復屬吳,而荊州南北角立。晉亦置荊州,襄陽郡仍舊,分南陽立義陽郡,改南鄉為順陽郡,以宜城、中廬、臨沮、𨙬、襄陽、山都、鄧城、鄾屬襄陽,以酇武、當陰、筑陽屬順陽,以穰、鄧、蔡陽、棘陽屬義陽。東晉僑置雍州,以雍州沒于劉、石、符、姚,流人聚于此故也。宋文帝割荊州置雍州,皆治襄陽。齊、梁因之,並為重鎮。後梁蕭察附庸於西魏而都於此。西魏改曰襄州。其間所屬建置,更革不常,難以悉舉。馬端臨所謂「割裂不可詳」 者也。隋復為襄陽郡,領襄陽、安養、穀城、上洪、率道、漢南、陰城、義清、南漳、鄀,而蔡陽、棗陽則屬舂陵郡,穰屬南陰郡,光化屬漢東郡,武當、均陽屬淅陽郡,而皆隸於山南道。唐分置十五部節度使,此為山南東道。更襄陽郡為襄州,領襄陽、南漳、鄧城、穀城、義清、樂鄉、宜城。而鄧、隨、均別為州,穰屬鄧,棗陽、光化屬隨、武,當屬均焉。五代之際,歐陽公所謂亂世文字不完而時有廢省,不可考究其詳。今據《史》,則襄、鄧、隨、均四州,故屬山南東道。梁、唐之際,改襄州為忠義軍,後以延州為忠義,仍以襄州屬山南東道。梁分鄧州置宣化軍,唐改威勝,周改曰武勝。宋沿五代初都於汴,其豫州之境,俱為京師輔郡,置京東西路,此為京西路。升均州為武當軍,而領武當縣,治武當。宣和元年,升襄州為襄陽府,領襄城、鄧城、穀城、中廬、宜城、南漳,治襄城。宋南渡後,二路俱沒於金,惟存京西之襄陽、均州、隨州、棗陽、光化而已。於是置京西安撫、荊湖制置司以領之。棗陽、光化,故屬隨州,紹興十二年,升棗陽為軍。乾德初年,升光化為軍,領乾德。熙寧五年廢軍,改「乾德」 為光化縣,隸襄陽。元祐初,復為軍,領乾德。至元九年,呂文煥以襄陽降元,元更為襄陽路,隸湖廣行省,棗陽、光化仍為縣,武當軍復為均州,并屬襄陽府。襄陽府共領襄陽、宜城、南漳、棗陽、穀城、光化、均州、武當。明更路為府,隸湖廣布政使司,領均州、襄陽、宜城、南漳、棗陽、穀城、房、鄖、竹山、上津、光化縣,治襄陽。成化十三年割房、鄖、竹山、上津四縣,置鄖陽府領之。襄陽府領州一,縣六。

皇清因之。

襄陽縣:附郭。

《禹貢》
荊州之地周為鄾鄧樊宣王封仲山甫于

樊今樊城是也。春秋時屬楚。漢為襄陽縣,以在襄水之南故名。屬南郡,又割鄧屬南陽。武帝時,置十三部,刺史屬荊州刺史部。新莽改為「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