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1 (1700-1725).djvu/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鳳凰山 在縣東南五里。梁武帝立寺其上,今廢。

萬山 在縣西北十里。下有解佩渚,事見阿頭山下。《襄沔記》以峴山、萬山、紫蓋山為三峴。紫蓋山 在縣西北五里,宋改名中峴山。襄山 在縣西五里,以水駕山而下,故名。谷隱山 在縣東南十三里。按《明一統志》「晉習鑿齒隱遁處。」 一作「穀隱。」 舊有紫金寺。

大成山 在縣西七里

阿頭山 在縣西九里。下有曲隈,相傳昔鄭交甫遇仙女解佩處。

募旗山 在縣西十里。相傳昔有兵卒於此募旗,故名。或云「其形似旗」 ,其山起伏有九里遠,又名為「九里山。」

臥龍山 ,在縣南十里。下有習家池,上有「望海亭。」

匾山 在縣南十里

隆中山 在縣西三十里,有「隆中書院」 遺址,即孔明讀書處。有十景,曰三顧堂、六角井、古柏亭、躬耕田、梁甫岩、抱膝石、老龍洞、小虹橋、半月溪、野雲菴。

白馬山 在縣南十里。下有白馬泉,習鑿齒居焉,因名習家池。後山簡日飲其上,更名高陽池。《南雍川記》:「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飲於此。」 桃花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舊傳山有桃千樹,故名。

陳莊山 在縣北三十里。

團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

玉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

鹿門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光武夢蘇嶺山神,命習郁立神祠於此,刻二石鹿夾道口,故名。」 漢龐德公、唐龐蘊、孟浩然、皮日休,俱隱於此。蘇嶺山 在鹿門山北。

霸王山 在鹿門山南,相傳楚項羽屯兵於此。陽橋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近橋,故名。《春秋紀》楚為陽橋之後。

伏龍山 在縣南二十里。宋曾鞏知郡事,嘗禱雨於此,有應。

獨樂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孔明嘗於此作《梁父吟》。

百丈山 在縣南三十里。《舊傳》云「有麝香獸。」 劉表嘗遣人採藥,遇坎穴,得麝香數斗,如石蓮,馨香芳馥,非人間所有。元兵逼襄陽,宋來興國以百人侵百丈山,即此。

土門山 在縣西四十里。其形如門,故名。鶴子山 ,在縣西五十里,近鶴子川,故名。方山 ,在縣西北一帶,下有水,相傳漢女昔遊處。張衡《南都賦》云:「遊女弄珠,漢皋之曲。」 漢皋,即方山之異名,以方城而名曰方山。

謝公巖 ,在縣西南五里。昔謝希逸曾遊此。「仙女洞 」 ,在縣西北三十里。

白馬洞 在縣西南

蠻王洞 在縣南十里

碧雲洞 ,在縣西五里,檀溪南。

聖人洞 ,在縣南二十里。唐時有一翁遊此,形貌異常,故名。

黃龍洞 、風洞 俱在縣南三十里。

謝莊洞 在縣南二十里。

漢水 又名襄水,在縣西北。出大安軍三泉縣西嶓冢山,至漢陽軍漢陽縣大別山入江。白河 在縣東北。源出南陽白水河,故名。至樊城東入漢江。

唐河 ,在縣東二百里。源出唐縣,故與白河相對。

滾河 在縣東六十里。源出棗陽縣,西流入白河。

泥河 ,在縣東北九十里。南入唐北河。

清河 ,在縣東北十里,東流入唐北河。

七里河 在縣北七里,東流入白河。

淳河 在縣東三十里,西流入漢江。

鴨湖 ,在縣西。昭烈越檀溪經此。

黃龍港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東流入漢江。竹篠港 在縣西北三十里,西流入漢江。沙河港 在縣南四十五里,南流入漢江。土山港 在縣南五十里,東流入漢江。

石牌港 在縣西北三十里,西流入漢江。金水港 ,源發桃花嶺,由檀溪至漢南五里入漢江。

田塍港 在縣東南三十里,入漢江。

隆盛港 :在縣東南四十里,入漢江。

魚浦潭 :在縣南八里。其潭深而聚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