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3 (1700-1725).djvu/1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今此地之水勢,初無金堤之險,其舉事宜無所難,吾 安逭吾責哉?」視篆之餘,首捐金二十,為吏民倡,命道 士胡覺照董其役。既而二尹傅君、判簿郎君、幕賓王 君,於是經行於是者,咸分餘貲以相厥功。今年四月 堤成,凡長三十丈,廣五尋,高一丈,甃以石,樹以柳,一 方大利,民咸歌誦,萬口歡呼,皆曰:「此王公惠政也。」因 名王公堤。休寧商人金顯寧王佐者睹其盛,捐金為 亭,請予文以記。予惟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 典也。尹之視堤,亦橋梁耳。使其久而弊,弊而壞,後人 狃於惠不己出,誰當嗣而戢之哉?二公無以應。予謂 之自鎮有此途而無此堤,若等受病非一日矣。王侯 乃能興大功,圖大利,功烈實章章矣。堤名王公固有 所也,然必君子而後能永人之美。繼今官是邑者,以 王侯之心為心,以王侯之惠為惠,恆用培植,圖遠民 利,是謂永人之美,君子之道。矧!蘇、陳舊堤,迄今猶存, 寧非昔人以永其美哉?請者咸稱謝曰:「是所願聞也。」 請并書之。

《四見亭記》
劉廷闈

蘄陽郡治,負麒麟山,自山之麓,壘石十級,委折以升, 至于山之巔,有亭曰「四見」,今郡守雲中李榮祖所重 建也。亭之高,仰瞰城郭,廛居鱗次,若在淵谷。岷山、嶓 冢之流,洞庭、雲夢之匯,合集奔赴,滔滔洶洶,千數百 里而來,縈帶洲渚,橫流于亭之前而後紓、徐以東,去 吳、蜀、荊、揚之山,高者插霄漢,遠者隱煙霧,昂者龍驤, 伏者虎踞,莫不出奇獻秀,畢赴乎軒楣之側。至于林 廬之隱見,溝塍之分畫,原隰之袤衍,衢里之衡從,憑 几而觀,近在目睫。于是一郡之勝概,畢萃于斯亭矣。 按《圖志》,郡有舊址,在廣教山。亦名曰雲山去州西北五十 里,蘄水界。其陰。水北白雲山有四見亭,則故范忠宣 公純仁所名也。宋治平中,忠宣以御史言事出守是 邦,暇日升白雲高處,徬徨顧瞻而樂之。山僧為之作 亭,忠宣喜而名之,屬士林敏功為之記。其後郡治薦 罹兵燹,轉徙不常,再易所而至于今治。凡城之廨宇、 里閭、臺榭之觀,釋、老氏之居,悉遷于治,而不易其故 名。故麒麟山之亭,非復白雲山之北;而四見有扁,猶 仍其舊焉。然其為室,卑陋弗稱,歲久且圮。李侯承天 子命,來為郡牧,思所以稱朝廷遴選任賢之意。廉以 持身,仁以率人,恤民隱,祛吏蠹,期年之間,弊無不除, 廢無不舉,令行禁止,闔郡大治。迺乘其餘力,撤故亭 而新之。重簷穹楹,焱舉霞映,雄峙盛麗,倍蓰於前,而 未嘗有一毫賦於民。父老聚觀而美之,曰:「偉哉斯亭, 前所未有也。仁哉太守!其使吾民安於田里,以同其 樂也。」於時僕自江右校藝還沔,李侯邀余舟宿江之 滸,設觴豆于亭上,曰:「亭成,予適至,宜文以記之。」辭不 獲,則敘其因革始末之故,以示來者。舉酒而復于侯 曰:「吾聞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侯之為政,其庶幾 古人乎!」侯爵觴而謝曰:「吾不足以知之。然吾聞之,百 年之先,長淮大江南北煙塵桴鼓之警,交乎遠邇,蘄 于斯時號為邊郡。其人狼顧倉皇,莫之攸底。方是時, 士君子之遊于斯,欲頃刻遊觀,若今日暇豫,其可得 乎?吾今升高以望四境,桑麻連陰,禾稷蔽」野,黃童白 叟,熙熙然遊于雞豚之社;商馳宦舸,東西上下于江 波煙靄之中者,朝暮不休,太平之盛世久矣。吾黨之 于斯也,得以燕居祿食。幸其風淳俗簡,時和歲豐,而 與斯民相安於無事,委蛇自公,時從僚寀賓友,嘯詠 斯亭,無瘝官之譏,有登眺之暇。聖天子之深仁厚德, 所以光被寰區,涵照庶類,「蓋無一民一物之不得其 所,又不特一郡之幸,一時之美而巳。」余曰:「盛哉侯之 言,其將致吾君於唐、虞之治,而與天下同其樂歟!」

《江山清趣亭記》
戴珊

弘治五年壬子五月戊寅,珊偕司禮監太監劍潭蕭 公、錦衣衛指揮同知鄒平孫公,奉使黃之蘄州,命下 甫七日即就道。衝冒暑雨,跋涉山川,如是者月餘。比 會鎮守太監劉公、巡撫右副都御史謝公、巡按監察 御史汪君暨都指揮同知高君、布政使王君、按察司 僉事冨君往理乃事。月又二日,事始竣,以聞。「孫公,北」 產也。南壤伏暑,殊不堪假館鳳凰山之四祖寺,殿堂 門廡,簷礎聯屬,又無從而風之。爰率官奴,划峻坂小 徑,蚓曲魚貫而上之。得隙地孔良,凹凸者平之,攲斜 者正之,蕪冗者芟之。構亭一間,雕飭不施,門戶不設。 後抱平岡,而左右翼猶就剎前駕殿廡城,堞而出之, 無所障蔽。長江大湖,一碧千頃,遠近山岫,起如劍戟, 伏如波濤,柳陰荷香,鳶飛魚躍,相率爭獻奇秀。天風 時來,肌髮颯爽,恍若身世之在廣寒、九成也。蕭公為 書「江山清趣」扁之,作詩若干首。孫公方適趣於柱笏 憑欄之頃,而有感於候鴈南歸之音,江漢朝宗之勢, 憣然思以憂曰:「瓚職在侍衛,出入禁闥,天顏不違,咫 尺外處。及今夏向秋」矣,而我聖躬天祐歟?帝德日新 歟?文教興行而武衛不弛歟?求賢從諫,若渴若流歟? 一切無復,瓚所與聞者,能恝然不介之懷,徒戀清趣 於一山一水之曲邪?常舉以語珊,竊惟人所以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