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壟寨 在縣東南四十里。
鼓羊寨 ,在縣西北四十里。
熊崖寨 ,在縣東北十里。
猴豬寨 在縣東四十里。
觀音寨 在縣東南六十里。
望英寨 ,在縣東北三十里。
斑竹寨 ,在縣東六十里。
鴈門寨 ,在縣西八十里。上有仙人騎牛跡,山甚險峻。方應尊《歌》云:「松奧茂兮雲斷連,石嵬嵬兮戶懸懸。驚飛鳥兮聽啼猿,居此之人兮俟平年。」
天堂寨 ,在縣東一百六十里多雲鎮之內,極險。元季徐壽輝奮跡于斯,內有屯糧所、逍遙宮、《無敵碑》,高丈餘。
通濟橋 在縣東。成化初,知縣徐泰建,今廢。霸城橋 在縣南河街口,今廢。
將軍橋 在縣西門外。石刻「將軍形」 ,竟已成神。邑太守汪之浹重修,今廢而復修之。
板橋灣橋 有三:一在縣西厲古橋旁;一義官程信達建;一居民汪朝陽建。
剪刀山橋 在縣西七里。醫官張善建。
覓兒橋 在縣西三十里,義民胡明哲建。玉紅橋 在縣東四十里,今廢。何錫汝《玉紅泉》詩即其地也。
祝家橋 在縣東八里,判官胡祥建。
觀音橋 在縣北七十里。
石柱山橋 在縣北一百一十里。
花石橋 在縣西四里
關口橋 在縣南二里
源清橋 在縣南一百五十步。
河口橋 在縣北十里
李莽崖橋 在縣北二十里。
石山橋 在縣北二十里。
普西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普應橋 在縣西六十里。
《官渡河渡 》。《油河嘴渡》。
麻城縣
虎頭關 在縣北七十里商城縣界。今立巡檢司。元定宗元年冬,權萬戶耀兵淮南,攻此關寨,進圍黃州。張柔從世祖攻鄂,亦乘此關。世祖乘大勝關,與宋兵遇於沙窩,柔子弘彥擊破之,進與守關兵戰,大克之。
黃土關 在縣北九十里光山縣界。金興定五年,僕散安真本名「阿海,出息州,軍於七里鎮。宋兵據淨居山,遣兵擊破之。守兵保山寺,縱火焚寺,乘勢追至洪門山。宋兵方浚濠立柵,安真軍亟戰,奪其柵。宋黃統制團兵五千,保此關。關絕險,素有備,堅壁不出。安真分左右軍,登巔瞷之,守關者氣奪不能戰,攻之潰,遂奪」 此關。入梅林關,拔麻城縣,抵大江,至黃州,克之。進攻蘄州,殺掠無筭,獲宋宗室男子七十餘口。
白沙關 在縣北九十里光山縣界,與黃土關相近。敵人往來,俱由此關。山路峭壁,委折而上。梁武帝置沙州,治白沙城。後魏因之,又置建寧郡,領建寧縣。
大城關 在縣北九十里羅山縣界。元世祖己未二月入此關,宋戍軍皆遁。尋遣廉希憲招諸軍,破之,悉縱淮民之被掠者。
長嶺關 在縣東北一百里商城縣界。嘉靖中,盜起九龍灣,兵備僉事沈龍議建守備府於此。修善關 在五關之旁。
木陵關 在縣北一百里。齊、陳分界處。齊置,北齊廢。唐元和十二年,李道古代柳公綽鎮鄂,討吳元濟。道古自將出木陵關,士卒驕不能制,戰不力,敵易之。梁天監二年,夏侯夔為征遠將軍、西陽、武昌二郡守,遣將攻平津、木陵、陰山三關,克之。陳因定州刺史田龍升之叛,令刺史周炅討之。龍升使高景安軍木陵、陰山為聲援,而龍升引軍別營山谷拒戰,炅乃分兵擊之,龍升敗。鐵壁關 在縣西四十里,土名「鵝籠山。」 嘉靖中,西山盜起,分巡僉事林遂建議設鵝籠山巡檢司。今其址存。
陰山關 在縣北六十里。不甚高峻,而橫斜盤繞,據高臨下,北望二十里,皆在目下。敵初破「黃土、白沙,亦由小徑以犯大城。騎兵數千,先至關內,適射雉者六七人,與之遇,遂用弩連斃兩騎。敵疑其有伏,因退走不敢犯。」 後魏任城高澄督淮南,遣其長風戍主奇道顯攻梁陰山戍,破之,斬其戍主龍驤將軍、都蠻侯梅雨祖。
梅林關 ,金僕散阿海南侵,軍次梅林關,用畢資倫計,出宋軍不意,取之。阿海軍將南行,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