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三十卷目錄
寶慶府部彙考四
寶慶府公署考
寶慶府學校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卷
寶慶府部彙考四
寶慶府公署考 府志
本府
寶慶府治 在城中正街,即宋理宗為防禦使所居地。明洪武初,同知程斗南修建。成化六年,知府謝省重修。至嘉靖庚申,洪水頹傾,知府劉奈措置營建,厥制大備。中為師帥堂,左右為儀仗庫、廣安庫。堂左為經歷司,西為照磨所,前為戒石亭。又前為儀門,東為清軍廳,西為理刑廳。大門上為譙樓,即《輿記》所載清風「閣又前為古南國坊,為屏壁堂,後為穿堂,又後為節愛堂。堂左為重民樓以藏圖冊,右為青史樓以直齋宿;又後為陟階,又後為府內衙,東為清軍廳、內衙,又東為理刑廳、內衙,又前為照磨知事衙,西為管糧廳。內衙西前為經歷衙,又為吏廨,又前為司獄司。」 大門外東為申明亭、榜亭,西為寅賓館,兵燬,遺址尚存。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府張惟養建師師堂、協恭堂、《儀》
門、譙樓六房,數月落成。推官朱應昇重建理刑廳衙。十八年,知府傅鸞祥建兩亭、執法臺,後衙為春照堂。康熙元年,復建關聖祠於儀門左,前為「寅賓館」 ,顏曰「惠好堂。」 推官顧象龍建理刑治事廳及內衙。十八年,知府李益陽重建譙樓。二十年,知府梁碧海捐銀重修。「師帥」 又捐銀八百兩修六房及獄。
清軍廳公署 在府堂之左。
理刑廳公署 在府堂之右。今廢。
管糧廳公署 在府倉前。
經歷司 舊在府右,今暫居大街民地。
照磨所 舊在府左,今暫居大街民地。
司獄司 舊在府右,今暫居治東民地。
分守道署 在府治西。嘉靖庚申,即兵備道改建。萬曆己酉,布政王志遠拓地為園,置「清美堂。」 天啟辛酉,大參潘瀾建雪臺。崇禎癸酉,少參張鳳翼重修,後兵燬。順治八年,少參楊璥重修堂署。康熙元年,知縣顏堯揆增造衙舍二十間。今暫改為副總府。
布政分司 在守道左。成化七年,知府謝省自東關徙建,後改「中軍廳」 ,今為府邑官房。
按察分司 在府治東。嘉靖庚申,以舊行察院改建。後稱「都府」 ,為兵巡道行署。今存。
行察院 在府治東。嘉靖庚申,以按察分司改建。崇禎末毀,知府林龍寀重建,仍為按察分司。副總府 ,即舊分守道公署。
中軍署 :原係民居,今暫改「中軍廳。」
醫學 舊在治前
陰陽學 「舊在治後。」
僧綱司 在報恩寺內
道紀司 ,在紫極宮內。
預備倉 在府倉側。舊為積穀之所。先時積穀不下萬石,以為備荒、賑飢之用。明季燬。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府傅鸞祥捐積備賑。康熙十九
年,知府梁碧海捐穀一百石。二十年捐穀二百石。二十一年捐穀一千二百石。二十二年捐穀一百石。以上積穀一千六百石外,捐給民牛種。通判余啟騰于二十二年捐穀二十石,并存倉。養濟院 在城西關。兵燬,康熙二十年,知縣張起鶤即舊址捐建房屋,以給孤貧。
濟生局 即古「惠民藥局」 ,久廢。明崇禎十一年,知府陶珙復建。
漏澤園 在府城南六里。崇禎九年,參議張鳳翼置。
義塚 一在城東五里牌,萬曆三年置。一在城西半里,天啟三年置。一在城東五里,崇禎十一年置。一在城西教場坪。一在城南寶塔嶺。一在城東東塔嶺。一在城南九十里田心鋪,順治十年置。一在城東五里羅家山道北,康熙八年,知府傅鸞祥置。
邵陽縣治 在城北正街,宋大理卿李傑晝錦樓故址。明洪武初,改建縣治。成化間,知縣滕弘增修。嘉靖中,知縣劉天兌重修。中為「節用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