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8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九月九日 ,士民并登高,飲菊酒,婦人帶茱萸囊,各以粉麪作糕餅相遺。冬至 ,家家相拜稱賀。

臘月八日 灌佛,作《浴佛會》。

二十四夜 祀竈,其說謂竈神翼日朝天,白一歲事,故先期禱之。是夜點燈,謂之「照虛耗。」 二十五夜 謂之「小年。」 夜煮赤豆作糜,暮夜合家同食,雖遠出未歸者,亦留貯口分。至襁褓小兒及童僕皆預,名曰「數粥。」 人家門首燃薪滿盆,謂之「相煖熱。」 村落則以禿帚若麻稈竹枝燃火炬,縛長竿之杪,以照田畝。爛然遍野,以祈絲穀。謂之「照田蠶。」 與燒火盆同。歲前或為藏鉤之戲。或圍爐宴飲。以送寒

除夜 ,盛爆竹以驅惡鬼。《歐詩》云:「隋宮守夜沉香火,楚俗驅神爆竹聲。」 祭其先竣事,長幼聚飲,謂之分歲。是夜聚眾至宵分,謂之守歲。立桃板於門戶,畫神荼鬱壘,以禦凶鬼。

寶慶府祠廟考     府縣志合載

本府。邵陽縣附郭。

風雲雷雨山川壇 明洪武初建。

社稷壇 在西門外一里。

郡厲壇 在治西北一里。

旗纛廟 在寶慶衛後,洪武三年建,成化七年重建,正德十一年修。

城隍廟 在府西後街。洪武初建。正德九年,通判張錦重建。天啟中,邑方伯彭克濟復募建。崇禎間,知府陶珙重修。康熙十一年,知府李益陽捐俸鼎建。廟庭門廡,炳煌一新。

漢壽亭侯廟 一在定遠門左,嘉靖三十九年,參政范之箴、知府劉奈建。崇禎間,守道張天麟等重修。一在朝天門外,後為觀音堂,城守副將王業衡建。

八蜡廟 舊在縣左。嘉靖二十五年,知府郭學書建,後移置東城二里,相沿舉祭於《春秋》。崇禎十年,推官李夢日議「合宜於十二月上戊日行祭」 ,今仍之。

武侯廟 在郡南五里馬鞍山下。

「岳武穆廟 」 在道前。

龐將軍廟 在城宣忠坊,祀漢龐統。

張桓侯廟 舊在太安門外牆下,祀漢張飛。崇禎十一年,分守道張天麟改建於田隴中,去舊廟數十步,規制弘敞。

水府廟 祀蕭英祐侯。在邵水入資水之上,右為「洞庭君祠。」 郡守張惟養建。

康濟廟 在郡東北砥柱磯上。宋建,祀五顯之神。宣和間應祈,賜額「康濟。」 元、明續修。康熙五年,分守道朱廷寀等重建。廟左有元帝殿,同知金星賁捐貲獨建。

普濟廟 在郡東八十里龍山下。宋皇祐間建。寶慶間應祈賜額「普濟。」 嘉熙元年二月,尚書省牒:奉敕宜賜《普濟碑》。明弘治丁未重建。

盤古廟 去城西十里

大舜廟 去治北十里,唐張謂《記》。

大禹廟 一在縣北四十里,有宋乾道諸碑。一在縣東八十里龍山。

南岳廟 二,俱在東北西平鄉。

東岳廟 一在城東一里,一在山溪鄉。

上蒼廟 神不知所自,祠於東梅塘鄉石橋頭。遇旱,諸鄉民爭迎禱之,應祈著靈。

藥王廟 :在道左舊衛右。康熙二年,醫學姚其中募建。內有「呂仙祠。」

馬王火神廟 一在城,一在東關,一在西關,新建。

召伯祠 一在城東三十里甘棠渡,祀周召伯。奭舊圮。隆慶二年,御史郜光先等復建。一在城西分守道右。嘉靖中,知府王嵩建。天啟元年,參議楊楷移建於愛蓮池右,今廢。

皇清順治十六年,參議韓廷𦬊等改建於「西關。」

四先生祠 崇禎十六年,知府陶珙建。

二忠祠 祀宋待制曾如驥、明參政賀興隆。原在舊縣學前。弘治十八年,知府曹祥拓基修學,遷郡東關舊布政分司資江驛故址。按《大明會典》,「賀興隆祠,命有司專以六月六日行禮」 ,今合曾公行於丁祭次日。

三忠祠 崇禎末年,偏沅巡撫李乾德建,祀知府李振珽、通判何三傑、教諭王紱。

忠孝祠 偏沅巡撫李乾德、巡撫何騰蛟於崇禎末建於愛蓮池之左倉隙地,祀徇難鄉紳劉孔暉。明末兵燬,康熙三年移建於東山濂溪書院之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