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8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名㵲溪。有出於靖西南黎平界,流為亮寨江者,名樠 溪。此五溪也,俱各下入於沅。大抵沅為五溪正派,首 先受樠,次受㵲,次受雄,又次受辰,最後受酉,而通稱 之曰沅。世傳春秋時,楚子滅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 五溪,各為一溪之長。至秦昭襄王伐楚,取其地,總謂 之五溪蠻。故自來五溪之間,頗與巴、渝同俗,如《隋地 里志》所云者,至今猶然。杜甫詩「水散巴、渝下五溪」,又 可見五溪本與巴、渝錯壤也。又世傳樠、㵲、雄、辰、酉五 溪之外,別有龍溪、敘溪、桂溪、武溪,共為九溪。今除龍、 敘、桂三溪,本不在五溪數,姑勿論也。惟武溪之名,酈 道元以為土俗㵲作「武」,以謂是一水耳。愚考之他書 及《一統志》,則盧溪縣西別有武溪,且有武山溪自山 出,即今鎮、筸、蠻界之間,二水合流而下,至盧溪縣治 前入於沅江者是也。故武溪水驛置於此。然此溪去 㵲水絕遠,源委各異,豈《水經注》亦或未免有差誤耶? 見《渠陽邊防考》。

捲簾水,即漣水,出龍山,在邵陽縣。山頂有池,池中多 五色鯉,嘗有煙霞,人以為龍。其高峻,千巖萬壑,分四 十八面。其水別為一源,沿流瀠洄九十餘里,過定勝 江東,側水市,至朱津渡,至縣學前。

秦置昭陵縣。漢隸長沙國。平帝時析昭陵置昭陽,封 長沙刺王子賞。東漢昭陵仍屬長沙郡,而昭陽與都 梁夫彝隸零陵郡。舊志載昭陵於東漢屬零陵郡者, 非是。今以《後漢書·地理志》正之。

《圖經》云:春秋時白公善築城於今縣治,迄隋改邵州 為建州,遂遷城於縣治之江北,尋廢,復為邵州,仍建 城於江之南,即今郡治。《前傳志》《李志》以江北為白公 故城址者,非,今改正之。

漢世祖建武三十一年十月,以第五倫為夫彝長。明 年正月,倫未到官,追拜為會稽太守。而《寧志》載倫治 蹟及擇學基,甚誣。

晉陶侃與太守呂岳有嫌,遂棄官歸。《舊志》誤為呂岱。 岱,三國人,建安間去晉甚遠。

《陶志》載後周賀若詩等為邵州刺史。考陳後主禎明 二年,隋遣三路伐陳,楊素破荊州,遣將軍總管劉仁 恩擊平湘州,諸郡咸附。當是隋官,今并正之。

唐貞元文仙祠載「邵陽令韓謹輝莊齊」,而《新化志》亦 載韓莊為高平縣令。《嘉靖府志》以其誤而正之。今按: 隋廢邵陵郡入長沙,并省武岡舊志,高平貞觀省入 邵州。則貞元去貞觀已遠,不復有高平矣,安得有令 其邑者乎?今并正之。

隋開皇時改湘州置潭州。大業三年改長沙郡并邵 陵、都梁、武岡夫彝來屬,兼領衡山、益陽、邵陽唐改長 沙郡為潭州,故《傳燈錄》稱潭州龍山和尚,則以邵陵 龍山曾屬潭州也。又按《長沙志論》云:「南岳讓為宗門 祖師。」而前代衡亦隸於長沙,故禪書多稱長沙南岳。 《湘潭志》載龍王山流葉橋,當是附會。則龍山之在邵 陵何疑。

隋開皇二十年,召邵州刺史楊約為大理少卿。初,約 說其兄楊素謀廢太子勇立晉王廣,事成受賞。至仁 壽四年,廣弒帝,會約來朝,廣遣約入長安,矯詔賜故 太子勇死,縊殺之。而《通鑑紀事本末》載約為伊州刺 史,未知孰是。

武岡州境有堯王寺,《州志》云:「相傳堯曾巡狩於此。」不 審何據。

吳析零陵北部置邵陵郡,領昭陵、昭陽、夫彝、都梁、高 平、建興,隸荊州。按《楚紀》,先主章武二年,零陵北部都 尉習珍聞孫權襲殺關羽,舉兵弗克,吳將潘璿招降, 死之。事聞,先主贈珍為邵陵太守。則是置郡當不自 吳寶鼎始也。今存疑以俟考。

隋邵國公楊繹,滕穆王子也。文帝受禪,封邵國公。明 年,拜邵州刺史。初,繹父穆王從幸栗園,暴斃,人皆以 為遇鴆。至是繹嗣,以穆王故,每不自安。煬帝即位,尤 被猜忌。有人告繹怨望,司徒楊素議從重,帝以王族, 不忍,除名,徙邊郡。見《湖廣通志》。前志誤以為楊綸,今 以《通志》正之。

賈至父名曾,唐元宗為太子時,官太子舍人。有《奉和 春日出花矚目應令》詩。後為邵州司馬。子至居洞庭, 有《送于兵曹往江夏序》。

楊巨源有《陪邵州王使君宴》詩。源曾為邵州醫學博 士,後擢虞部員外郎,王建賀以詩,豈王建曾知邵州 耶?闕之以俟考。

「五代時,邵州刺史林愿,南康府龍王廟」載「天妃」,為愿 孫女。

辰溪縣。本漢武陵郡辰陽縣,梁置南陽郡建昌縣,陳 省入辰陽,隋改辰陽曰辰溪,屬卲州。大業初州廢,以 縣屬沅陵郡。

唐胡曾,舊志載其天復間不第,今見《湖廣通志。武昌 流寓》云:「胡曾,天復間狀元,寶慶邵陽之永成鄉人。有 《定情集》十一卷,《詠史詩》一百首,避難於武昌。」而郡志 誤載其「天復不第。」是「不」字應作「及」字,而以一字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