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2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卷目錄

 郴州部彙考三

  郴州學校考

  郴州戶口考

  郴州田賦考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九十一卷

郴州部彙考三

郴州學校考         州志

本州

郴州學 舊在郡城東隅。宋乾道四年,知州薛彥博遷於城西義帝祠前,南軒張栻記。咸淳七年,知軍劉坦修。元至正甲辰,御史疇埜監察郴郡,重修。元末兵燬。明洪武二年詔建學,知府王恪即故址創建。明初為府,洪武九年改稱州。成化乙巳,知州周鑑修。嘉靖十年,知州樊臣奉詔建敬一亭於廟左,立世宗御製《敬一箴碑》,又東西二亭立御製《五箴碑》,各縣同後州同。莊壬春,知州方用曾、一經、林恕相繼修葺。自萬曆丙子後,故籍無存,修葺莫考。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知州陳邦器、訓導李嗣泌因舊

學傾圮,兼風水,有礙,捐貲鼎建。

先師廟於州治之西。建「明倫堂於正殿後。」 兩廡於

東、西旁置戟門。二十四年,復建櫺星門,並啟聖祠。名宦祠在戟門左。鄉賢祠在戟門右。立二齋,曰《興詩》、「立禮。」

學官公廳二所 在學宮左右。

射圃 在舊學右

學田 一百二十一畝三分七釐五毫八絲。內除崩洗久荒田三十五畝三分五釐四毫,實在成熟田八十六畝零二釐一毫八絲。每畝額徵租穀一石零一升一勺,共徵租八十六石八斗九升。每年該納正賦銀五兩七錢三分。餘以半給廩生,半濟寒士。

一、湴沖學田一十一畝八分。

一、下村田一十五畝零五釐,內荒四畝九分五釐,實在熟田一十畝零一分。

一良田學田二畝零一釐,共計一十二處。一白蓮池學田一十畝零一分。

一、長山鋪學田一十三畝零五毫。

一、《大》學田八畝零三釐,一瀧下學田一十六畝一分五釐,內荒五畝九分五釐,實在熟田一十畝零二分。

一石寺學田八畝零五釐。內荒四畝零六釐,實在熟田三畝九分九釐。

一、東碧落學田一十四畝零三釐。

一、山河學田八畝零三釐,自「明季全荒。」

一、苦竹學田四畝零八絲,內荒一畝三分五釐四毫,實在熟田二畝六分四釐六毫八絲。一、崙下學田一十一畝零二釐,自明季全荒。舊學基 直五十五丈,橫十四丈。

新學基 直五十七丈,橫二十七丈。康熙二十四年捐築牆垣。

永興縣學 舊在縣治東,後遷於中街化龍橋。宋紹定戊子,知縣趙汝柄徙於城西北隅,即今學宮。明成化辛卯,邑令馬綸修。弘治甲寅,兵備僉事吳淑重葺。萬曆三年,知州胡漢、知縣范嘉桂復修。

皇清順治丙申,邑令閻之麟重新尋圮至康熙九年。

縣令王典捐建啟聖祠、明倫堂並「名宦」 、「鄉賢」 二祠。二十年,教諭王源復捐建。

先師廟:東西兩廡:戟門、櫺星門以及泮池。池上跨

以橋至原舊書樓五間,東西號舍各八間,「養賢」 、「育才」 二齋,則至今仍廢未修焉。

學官公廳二所 ,在戟門左右,今亦廢。

射圃 在養賢、「育才」 二齋中門外。

學田 六十五畝五分,額租鄉斛八十四石三斗,載糧二石零二升四合。

一金陵鄉灘頭大嶺學田二十二畝,原租一十四石,載糧三斗二升四合。

一、長慶鄉和木壟學田二十畝,原租二十八石,載糧八斗五升。

一十二都小七里,學田二十三畝五分,原租四十二石三斗,載糧八斗五升。

學倉 在東「號舍」 後,今廢。

宜章縣學 舊在縣治東九十步。宋淳熙八年,知縣雷潨徙於治東六十步。十二年,知縣吳鎰重修。象山陸九淵記。見《藝文志》。端平己未,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