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3 (1700-1725).djvu/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城子岡 在縣西南五十里。平曠如城,今千戶所在焉,即舊縣址也。又南三十里曰覆船岡,曰覆釜岡,曰鳳棲岡。又東三十里曰望牛岡。鄉人多牧牛於此,故名。舊《志》「岡」 作「嶺。」

許公巖 按《縣志》:「在鼓鎮峽水濱,有石巖絕險,舊有許公修行於此。宋元祐間,邑宰李巖創築東江隄,勒碑於巖中。後有邑宰,欲磨其碑而鐫己功。一夕,震雷入巖中,擊裂碑石,遂不復磨,得存舊刻。歲久裂碑亦失去。」

海月巖 在縣西五里海濱,有石井焉,四時不竭。古傳九座禪師遊此,名以「海月。」 宋紹興間,邑宰張勳創亭於上,仍扁是名云。

鳳凰巖 昔傳有鳳鳥棲其內。按縣志,在歸德場。伏湧有山,峙於海濱。山腰有石巖,方廣數丈,耆舊相傳為鳳凰巖蔡公真身,今在巖內。仙歌巖 按縣志,在歸城里羊凹村。其山皆巨石疊成,巖口甚小,山腹空峒,可容數百人。黃金洞 在縣城西南一百一十里。多黃石。馬跡逕 按縣志,在縣西南歸城里山逕石上有馬蹄《之跡》。

企人石 按《縣志》「在縣東南福隆村,有巨石屹然江濱,如人立之狀。」

將軍石 按《縣志》:「在海南柵鹺海邊,兩巨石相峙,如將軍之狀,故名。」

新婦石 按《縣志》:「在海南,柵巨海濱,如婦人之狀,故名。」

雞籠山 :按《縣志》,在縣南四十里。

癸水 源於壬峰後,遶縣之東,會東枝眾水聚於南。自德生橋橫過縣治之前,為縣港。西枝眾水自道家山來合,迤遷入於海。自縣西經過德安、迎恩二橋。

佛堂海門 在縣南二百五十八里。源於牂牁,經官富山西南入於海。在官富巡檢司東。凡潮自東南大洋西流,經官富山而入於急水門,海番船至此無漂泊之慮,故號「佛堂」 云。又海潮自縣邑之東南大洋而到佛堂門,經甲子門至虎頭門,如分南北。一派至府城而上,一派至邑城而上。故自邑至府城有兩潮,潮退「則自邑至南海神祠前趁潮生而至府,潮退則自府至南海神祠前趁潮生而至邑。順德、新會、香山諸處皆通潮。」 其潮候,初一、初二、十六、十七日,俱巳亥時。至初三、初四、初五、十八、十九、二十日,俱子午時。至初六、二十一日,俱丑未時。至初七、初八、初九、初十、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日,俱寅申時。至,十一、十二、二十六、二十七日俱卯酉時至,十三、十四、十五、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俱辰戌時至。

急水海門 在縣城南一百五十里,官富巡檢司南。潮汐湧急。

合連海 在縣西南四十里缺口巡檢司。南通牂牁。凡言「牂牁」 ,即東南大洋,連深澳、桑洲、零丁諸水。其水匯有黿,有良龜,其鳥多《夔夔》《盧鷁》,《夔夔》,即古弔雀,《盧鷁》,俗呼「鬱雞。」 三門海 ,在縣西南六十里白沙巡檢司南。海上有三洲,潮來自東南,至此三分,過此復合,自合連至於三門。有魚焉,黃鱗而薄身,至秋化為鳥,其名曰《火鳩》。

鱷湖 在縣城西南八十里東莞場。方圓數十丈,其深莫測。舊有鱷魚居之,故名。

雙女湖 在縣城東七十里。其中有鯉,其水匯。相傳「昔有二女溺此,每晴霽則有雙鯉出沒;陰晦或見二女乘舟於湖上。」

織女湖 在縣城東北一百一十五里黃曹村。上有小山,相傳「織女之墓」 在焉。

鼓鎮龍潭 在縣城東三十里。其中有龍,上有龍王廟,歲旱禱於此。前有二石鼓。

深溪龍潭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源於深溪山,瀑布注而成潭,居人引以灌田,流於西北,邑士尹元泰結庵其上。按《縣志》:「故老相傳,有龍居之,土人多禱雨於此。」 宋有然公,隱於此山,時久旱,然公將自焚以禱雨,雨果應。今舊址猶存。張天師廣微書扁。宗濂書院山長張正子為作《龍潭記》,元帥羅璧書,僉事趙興祖篆,蓋石刻,在龍潭焉。

虎頭潭 在縣東一百六十里,惠州界。山險絕如虎頭,中有田焉,潭居其下。《新志》:「田嘗為盜所據,舊於山前置寨,今廢。」

珊瑚洲 在縣南大海中,其下舊得珊瑚,故名。嘗有漁者於此下網得珊瑚樹,因名。陳璉詩:「珊瑚生海底,偶為漁者得。至今洲畔月,長照水波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