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3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二卷目錄

 廣州府部彙考四

  廣州府山川考四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二卷

廣州府部彙考四

廣州府山川考四       府志

新會縣

圭峰山 在縣北二里。其上多松竹。舊《志》:「邑治之鎮也。」 上有玉臺寺,其下瀑布之水出焉。馬山 按《縣志》:「在縣東宣化里,下瞰文溪,以形似名。」 明洪武十七年,鑿山東北為城塹。今外城東角直階此山。山上為鐘敱閣,為大魁閣,山側為學宮,為白沙陳子特祠。

《西山 》在城內盈積倉後。

象山 ,一名金牛,今淤為田。按《縣志》,在縣西一里。源清《舊志》云:「象山山勢岧嶢,今皆淤為田。相傳漁人嘗見金牛帶索出,驚遁入石。」 方信儒詩:「金牛去後久淒涼,好景乾坤亦祕藏,滄海無窮月無盡,從今收拾入詩囊。」 山之左曰鳴山,有「壯哉亭」 、「陳子」 三大字。亭下為三廣公祠,祠右有梁以蘅墓、黃礱金牛洞、黃淳定帆亭。亭下有鳴山祠,右有文昌宮,下有兵道。何子明祠,祠右即象山,有象山書院,有知縣伍睿祠。

熊子山 ,分東西二山,並峙海中。《舊志》:「二山並面縣治,形如能熊,三足鱉也。食之殺人。」 山圓小而近水,故名之。

黃雲山 在縣城北一里。其上有黃雲,因名。舊《志》:唐一行禪師來遊此山。黃雲自山出,如金輝映衣袖,遂結庵山巔,弟子至者五百餘人。按《縣志》陳獻章詩:「繫艇黃雲下,黃雲幾度歌。登高雲壓帽,度密雨霑蓑。瀑澗宵鳴瑟,山花晝擁羅。野人攜茗榼,路向鐵橋過。」 《通志》:「有雲自出,色如金綠。」 護屏山 在縣北歸德,周迴八十里,南接圭峰,環擁若屏。李翱嘗讀書其上,詩云:「率性樵夫似逼真,玉臺山遠靜無塵。松枝攀折憂妨鶴,桃片驚飛怕惹人。遇藥身輕誠末事,觀棋柯爛卻何因。非仙非釋乖時樣,落魄雲邊一葛巾。」 大雲山 在縣西三里,形如蟠龍,雲氣旋繞之。按《縣志》:盤鬱若雲然。中有文昌宮,有龍興寺,有天妃廟,有六「祖庵。」 萬曆間,僧性明修復,費支甚鉅,大半抽其醫之入。

龍山 在縣西五里。中有龍窟,東西相望,以石投之,殷殷然,雩之輒應。按《縣志》:「上有洞穴者九,在東者冥不可窺,在西者玲瓏,俗呼為龍窟,往雩之輒應。」 有山曰分水岡,為渡船步,且有市。廬峰山 在縣城東北十里,又東十里曰月嶺山。

南山 在縣東二十里,上有巨人跡。按《縣志》:「其前有葫蘆山,在歸德,圓如覆釜。其南麓石上有足跡,長二尺許。」

鵝沁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民居其下。又東有山,曰鵝湖,上有白沙,墓,曰「飛鵝」 ,潮水注焉。石船山 在縣城西三十里,上有大石如船。相傳有村婦浴於中,雷震劈其骨為三石,亦震一角,墜於下。又西五里曰分水岡山,溪澗之水分流其下。又西三十里曰表山。

梁金山 按《縣志》:「在縣西八十里,其脈發源獅子山,左有雲裘山,右為五坑逕,前有大神嶺、古州岡,傳昔有道人梁金修煉於此,故名。」 其下沃壤,延袤七八十里,民環居。田之南接新寧,止間一水,北出嶺西僅數十里,為一方險要之衝。成化間,陶魯於山逕中立營,開塹數百丈,以禦西寇,廢址尚存。嘉靖二十六年,賊亂,御史楊以誠復立五坑逕營,撥兵守之。地險兵逃,三十二年隨廢。今鄉民議立縣其下,李謙詩:「碧雞唱徹紫騮嘶,珊樹交加玉削齊。天北仰來雙闕近,瘴南望去九夷低。春巖雨過花留潤,古洞雲深鳥自啼。欲訪仙翁問遺事,芝田瑤草露萋萋。」

將軍山 按《縣志》:在縣西三十里。潮居、瀧、水二都之間。自潮陽燕子尖山迤𨓦向瀧水,與雙門逕山相接。高大盤踞,以形似名。又學堂山與石船山相對,石壁千尋,下瞰無際,旁有仙井,亦勝概云。溫孔德詩:「繫馬振衣千仞屏,凌虛身世羽毛輕。長天雨歇雲容淡,遠島風來暑氣清。松鶴一聲聞碧落,漁舟幾點杳滄溟。」 逍遙不盡登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