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知縣尹良任重修
嶺東道 在縣西。明洪武九年建,曰「嶺南。」 景泰二年改。成化九年,知縣秦宣重修。隆慶五年,知縣尹良任重建。
府館 在縣西。明成化九年,知縣秦宣重建。陰陽學 在《嶺東道》前,久廢。
醫學 在嶺東道前「惠民藥局」 內,久廢。
河泊所 在縣治東二里。明嘉靖初,裁革地基,入稅於官。
稅課局 在縣南一里。明洪武九年建。天順六年裁革。今為南城社學。
遞運所 在縣東二十五里。明嘉靖九年裁革。僧會司 在縣治西,即粵王廟故基。明洪武十六年創建,久塌。萬曆六年,知縣林廷植查出侵地重建。
道會司 在元妙觀
際留倉 「原在城北二里。明洪武九年建屬所。正統九年,隸縣。成化十年,知縣秦宣遷建城西門內。」 嘉靖三十二年,知縣胡恩建,久廢。萬曆六年,知縣林廷植重建。
十一都巡檢司 在廣信都,扺縣一百五十里。明洪武二年建,成化十年,知縣秦宣重修。通衢巡檢司 ,在寧仁都,距縣七十里。明洪武「九年建,成化十年,知縣秦宣重修。嘉靖間,僉事雍瀾遷老龍,以便水陸盤詰。隆慶二年,通衢築城,士民具呈詳允」 ,撫按復遷舊址。
雷鄉驛 在縣治南二里。明洪武二年,縣丞嚴重建。成化八年,知縣秦宣重修。隆慶五年,知縣尹良任增建。萬曆元年被焚。六年,知縣林廷植重建。
通衢驛 在寧仁都。明洪武九年,典史黃九成建。永樂十年,驛丞黃海山修。成化十年,知縣秦宣重建。隆慶元年兵巡按察使張子弘重修。原設官,今革。驛事巡司攝之。
預備倉 在縣城西。明成化十年,知縣秦宣建。萬曆八年,知縣林廷植重建。
義倉 二間俱在預備倉前。
社倉 四東在通衢驛,西在張坊鄉,南在坑田鄉,北在十一都巡司。知府程有守建。
養濟院 在城北一里。明洪武十六年,知縣李紹創建。萬曆八年,知縣林廷植重建。
惠民藥局 在城南稅課局基內。明成化十六年知縣鄭儒建。
「漏澤園 」 二,一在湖山下,一在厲壇東西北空地。
長樂縣治 在紫金山之西,城之北偏,故長樂鎮地也。宋紹定中,令葉拳建治於七都之龍岡。元至元中,遷今治,後燹於兵。明洪武五年,知縣段博始建署。永樂四年,知縣習韶重建。天順中,知縣潘鏞改建。正德三年,知縣楊繼宗拓地增修。署之制:中為正堂,東為幕廳,西為庫堂,後為穿堂,傍有翼室。穿堂之後為後堂,又後為知縣宅,東為主簿宅。堂東西序為六房,序之東為典史宅。自西序折而北為吏舍。堂前為戒石亭,為儀門。門之東為土地祠,西為獄,又前為縣門。門之左為申明亭,右為旌善亭。二亭故額各三,此其一。餘清化、琴江各一,久廢。
察院 在縣左。明洪武五年,知縣段博建。嘉靖十八年,僉事雍瀾擴地重建。
布政分司 舊在察院左,明嘉靖中,僉事施儒改建。
嶺東道 舊在紫金山之陽。明正德元年,僉事胡恩創建。嘉靖元年,僉事施儒實始來,居首恢擴之。三十七年,僉事尤瑛復增修之。中有小閱武亭、清流亭、連容洲、後樂園、優學齋、觀射亭、湛一亭、五祀祠。門右有團練廳,建之則僉事雍瀾也。萬曆十年,參議伍顯改建今所。
府館 舊在縣左,僉事施儒改,舊布政分司為之。
陰陽學 在城隍廟右
醫學 在縣署東。明洪武十七年建,二學俱廢。嘉靖二十二年,知縣周柏合建於縣門東。二十九年,知縣羅瓊改為社學。
僧會司 在禪定寺
道會司 在《東嶽宮》。
際留倉 明洪武五年建,原屬所,正統二年改隸。
遞運所 舊在西門外。明正德八年併興寧驛。清溪巡檢司 在縣西三十里。明洪武五年建。十二都巡檢司 在縣南百里黃牛。明洪武五年建於平樂寨,僉事施儒徙建,後增蓋黃流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