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志》:「西北一百餘里有雲浮山,在順陽都,高五十餘丈,周四十餘里,危峰特出,峰頂嘗有白雲,陳霸先曾居此山,上有偃松石床,泡泉流水,嘉葩異果,舊址猶存。今隸東安。」
舊學水 在城南。源出射木諸山,遶舊學基前,經縣南門西流入漠陽江。舊志不載,俗誤指為博麻。
博麻水 在城東北。源出譚來嶺,流二十里,合麻黃水入北瀧河。
北瀧水 在城北十里,源出東北諸嶺,西南流入漠陽江。
高遼水 ,在城東北二十里,源發臺嶺,其流曲折,經留村灣入於漠陽江。
羅鳳水 在城北五十里。源出白木嶺,其流瀠迴,折流六里,經龍江灣,西流入於漠陽江,亦名「江腰河。」
那烏水 ,在城北四十里。源發大峒東北諸山,經那烏,從石壁北入漠陽江。
雲霖水 在城北七十里,源出盤龍諸嶺,遶舊銅陵縣,至雲霖砦,南入於漠陽江。
古勤州水 在城北八十里順陽都,源出狼狂山,流十里與雲門水合,東南流入於漠陽江。博學水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順陽都,源發霜山,南流與古勤州水合,復東流入於漠陽江。雲浮水 在城北百里順陽都,出雲浮源有二:其一出山之巔,東下至客郎村,經新興界,過古富霖縣前南流,是為漢陽江。其一出山之西,下流經柳峒七十里,過瀧水西南入於記峒水。木柵水 一名甘婪水,在城西北一百三十里,源出太平都庶山巖穴,水清而急,東北流穿巖底,過古富霖縣,入於漠陽江。《郡國志》云:「夷語以穴為甘,以穿為婪。」
石綠水 在城西二十里南鄉都。源出石綠山,水淺而急,流五六里,與渡口水合,入於漠陽江。輪水 在城南五十里南鄉都,源出谷江,流十五里,經南流灣入於漠陽江。
羅水 在城西四十里。源發太平都羅黃山,水淺而急,北流五里,經大沙灣入於漠陽江。麻陳水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發源電白縣東嶺諸山下,水清而淺,流百餘里,合羅水入於漠陽江。
溫泉 有二:一在城西北四十里太平都丹行村,闊三丈,長四尺,深尺許,自巖穴北流。一在城東南二十里南鄉都固村,長闊四丈,深二尺許,自巖穴北流出,俱熱如沸湯,寒沍亦然。
萬壽井 在城北一里萬壽寺傍。石甃,其水甘洌,人爭汲之。
陽江縣
金雞石 在縣治北小洲上。相傳,宋時有金雞飛立石上,追者至,墜於水,因立廟石側,時有金雞見。
北山 在縣北一里,縣治之後山也。高三十丈,周二里。山頂有石如掌,容十餘人,名仙人石。宋守王亙鑿渠,石上為葫蘆形,激水流觴,又名葫蘆石。開禧間,知州鄭大韶鑿。南有翠巖亭,四旁大石,多宋元以來詩刻。明嘉靖間,知縣吳煥章刻「小蓬萊」 三大字。舊有寧國、圓明二寺,俱廢。北甘山 在縣北二十里獨洲都,高三「百餘丈,周六十餘里。產餘甘子,上有猺人。」
麒麟岡 在縣北四十里。八所軍屯在焉。渴村山 在縣北,有猺。
走馬岡 在縣北十里獨洲都高五十餘丈,延袤六七里,形如走馬,故名。
東岸山 在縣北,有猺。
高嶺石洞 在縣北六十里南河都高嶺猺內。洞門紆曲,僅容一人,內寬廣容千人。有泉出其下,響如鳴珂。往有避賊者居其中,賊不敢入。間有古物,如人間甓瓮,搦之如粉。轉入一洞,上透天日,壁峭不可上下。鄉人名為「鐵城。」
鳳凰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高百餘丈,周二十餘里。《明一統志》:「一名北甘山。壁立千仞,有瀑飛下,猿猱不能至。相傳鳳凰巢其上,遇大風雨,嘗墜其雛。其鶡雀之類乎?」 舊志自有北甘山,則此近北甘者。
石龍山 在鳳凰山之北。派高百餘丈,與嶄峒諸山聯屬,折而東行,至「籬竹逕」 止。
隨峒山 :在鳳凰山之南派。
翼峒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鳳凰山之南派,高百餘丈,有猺居之。
官山 ,在縣東北,高二百餘丈,周二十餘里,為翼峒山南派,舊名「紗帽山」 ,相傳宋尚書李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