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6 (1700-1725).djvu/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比韓之《東山》相遠也。余既為詩以紀,有未盡,復書以 記之。

《韓木贊》
王大賓

潮東山有亭,唐韓文公遊覽所也。亭隅有木,虯幹鱗 文,葉長而傍稜。耆老相傳,公所植也。人無識其名,故 曰「韓木。」舊株既老,類更滋蕃,遇春則華,或紅或白,簇 簇附枝,如桃狀而小。每值士試春官,邦人以卜登第 之祥,其來舊矣。紹聖四年丁丑,華盛傾城賞之。未幾, 捷報三人,蓋比前數多也。繼是榜不乏人,繁稀如之。 最盛者崇寧五年,宣和六年也。今不花十有五載,人 材未遇,或時運適然,未可知爾。大賓嘗讀蘇端明為 公廟碑,論能不能有天人之辨。竊觀公植之木,能兆 化機,為一方瑞,夫豈容偽?殆其善教之道,發造物而 藏諸用,使潮人思慕,千萬年莫之厭者矣。碑何以不 書?未盛也。盛而無妄,邦人識之;識而不書,天下後世 曷然之。夫鳥獸草木之奇,符於前事謂之瑞;《簫韶》《儀 鳳》,周畝嘉禾,各以類應。公刺是邦,命師訓業,綿綿厥 後,三百餘年,士風日盛。效祥於木,理之宜然。若乃術 業荒忽,惟瑞之證,叔世妄誕者之為,君子鄙之。為之 贊曰:「召公之棠,孔明之柏。既誅勿翦,且歌愛惜。瞻彼 韓木,是封是沃。匪木」之瀆。德化惟服。化隆而孚,華繁 以符。邦人勵之,此理匪誣。

《放生池記》
真德秀

「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贊天地,範陰陽,裁成滋育之 化,以蕃庶類之殖。羽騰蹄遶,鱗流食息,蠢動根荄均 被,其德澤亦大矣。紹興癸亥夏,詔郡縣設唐舊跡,置 放生池,申嚴法禁,以敦忠厚之風潮。於西山之麓,堙 湖餘壤,僅存步畝。蓮池以奉約束。索魚於筌,傾缶以 注;邀禽於籠,拊掌而揚。沿襲浸久,罔有革之者。恭惟 太上皇帝體堯舜以推至仁,稽商周以恢洪業,量包 溟渤,恩沛雨露,霽志弘廓,豈以尋常之丘壑,縱《噞喁》 啾唧之惠為哉?今上皇帝虔奉嚴訓,篤承丕緒,好生 之德,洽於遐邇,群黎萬物,咸薰陶於泰和之域。乾道 乙酉秋,守臣曾造來涖茲邦,政事條舉。期年,乃有臨 江立界之意,命海陽邑令張某相所以易之。維城之 東,清江浩漫,遠源而眾會。晝夜之流,混混不停。於是 即其要津,累塞建閣,以際弘深。礱石刻名於其側,揭 標上下,共十里以禁採捕。涉旬而號孚誠,允稱於承 宣之職矣。噫!濟以乘輿,曷若杠梁之為便;灌以桔槔, 曷若霢霂之為渥。鱔鰌之溝,奚可以活鱣鮪;鷦鷯之 枝,奚可以舒鴻鵠?詳斯池之規,方於曩制,曠邈優裕, 任其自適,無一物之不得其所。是以前瞻則晨峰弄 暉而征鴻和,西顧則暮雲歸岫而栖翮集,南觀則靈 湖噓吸而鯨鱷潛,北望則層巒幽翳而麋鹿伏。徙倚 而環視之,頒首莘尾,漾鬐噓鬣,油油洋洋於波濤間, 而鳧鷖鵁鶄之屬,徊翔乎煙渚,昂藏於砂磧,迄無網 罟矰弋之虞。仰而思之,躊躇而繹之,永與聖壽長久, 等於生生不窮之道焉。《書》載《咸若》之訓,《詩》詠《於牣》之 章,其見於今日乎?老臣居枕江湄,時樂斯樂,故特晝 於石。

《浚湖銘》
林光世

鳳凰山朝,鱷魚潭空。祝網舊址,地不滿弓。小臣光世, 職勤華封。易淺而深,即卑為崇。爰作飛橋,仰像流虹。 爰立巍亭,虎拜高嵩。咨爾草木,施及昆蟲。游泳至仁, 碩大且豐。山川之氣,斯為會通。美歸天子,讖應三公。 天子若曰:「民物性同。民物俱樂,樂斯無窮。」小臣拜舞, 領會宸聰。爰築修堤,盡護西墉。導合泉流,至於泮宮。 外固吾圉,遠折遐衝。迴環十里,瀲灔空濛。宜晴宜雨, 宜月宜風。帝城景象,儼在目中。誰謂潮州,亦廣之東。 叨恩召還,湖山匆匆。匪余棄汝,君命是恭。騷人墨客, 縉紳華宗。遨遊千年,勿忘衰翁。開慶初元,宵中露濃。 保魁憺尹,實筆濬功。

《曾井記》
曾福昇

余嘗讀曾公《類說》所謂「程鄉曾井」者云曾氏於漢為 廣州刺史之後,五代時,尹程鄉,以清簡仁愛聞。邑民 有瘴癘者,公給藥愈之,由是遠近踵門者,日以千百。 公為大劑藥,內於井,令癘者飲之。是後邑民祠公飲 水,愈疾如初。宋儂智高叛,上命樞密使狄武襄公率 兵五萬,由東廣蹈海,軍兵至境感疾癘,武襄公禱井 水溢出以給軍旅,獲濟。狄公旋師奏凱,首以「公井泉」 為言,仁皇降制諡忠孝公,且賜飛白書「曾氏忠孝泉」 五大字以旌之。

《韓山書院記》
元·吳澄

孟子而後,儒之知道蓋鮮矣。西漢之儒,文頗道古,賈 太傅、司馬太史卓然者也。徐考其言論識趣,大率非 鞅儀秦之緒餘,於道竟何如哉?降自東漢,不惟道喪 而文亦弊。歷唐中世,昌黎、韓子出,追蹤西漢之文,以 合於三代。而《原道》之作,直以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 子之道,傳至孟軻而止。是必為文而有見於道也。豈 「三代之下文人之所能及哉?」嘗因《諫佛骨》事,謫潮州 刺史。其後潮人立廟以祀。宋元祐間,廟徙州城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