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7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杆,不敢褻慢。有時鳴吼,或於其處,或於空中,聲類鵝而洪。大明景泰七年,鳴三日。州同楊景生子一清於公署,後為宰相。是年李徹亦中式,學憲章拯有詩。

煙霞洞 在龍王山之東,多巨石,有岩焉,下臨深澗。入洞門,有試劍石,裂為三片,前有石板浮於水面。入數百步,至岩下,有將軍石一雙,一大一小。邑人陳珪詩云:「探奇擬入煙霞洞」 ,即謂此也。

蟠鼉石 在城南十里羅口山池中。高十丈,如鼉形。

驪珠石 在江心。高百尺,形如珠,因龍母乃名。立石 在城西北一里江中突起,高二丈。香山伍瑞龍有詩。

橫石 在城西北十餘里。條石自西渡東橫江而過。

鳳井 在城西一里,闊三尺,深一丈,泉從石出,秋冬久旱不竭。井上地形如鳳,投之,因名「溫湯 。」 古湯州與溫泉俱屬泰郡,湯泉一泓,較溫泉更熱,去州城一百三十里,羅水出焉。「龍泓 」 在城東十里,路旁有泉孔,約尺許闊,四時滾湧不竭。

《五級灘 》自溫湯而上四十里,有鉤灘、瀟灘、緱灘、望灘之奇險。

平源江 納陵羅、鑑江諸水南流下吳川縣達於海,水勢平順,因名。

高源水 在城西北一百里,源出高深嶺,合譚峨水。

平樂水 在城西五十里新吉鄉。源出畬禾嶺下,東流四十餘里,與陵水合,內淺外深,簰筏所至,無灘險,因名。

陵羅二水 在城北九十里。陵水源出廣西北流縣扶來山下,西南與羅水合流。羅水源出北流峨石下,東南七十餘里合溫湯、平源諸水,迤邐從州東流,會本府鑑江遶城南下平源,經吳川入於海。

吳川縣

招義山 在西北二里。昔有譚氏招義兵於此會聚以討儋耳,因名。

近信山 ,在城西北三十里。《舊經》云:「昔有仙碁客遊此。」

水辰山 :在城東五里。

南巢山 在城北四十里,西界化州,昔有樹鶴巢其上。

麗山 :在城西四十里。

高山 :在城西八十里。嵂屹高聳,故名。

特思山 在城西南七十餘里。其勢突屹,其山雲起則雨,每遇歲旱,邑人祈雨,特思而望之,因名。上有唐羅州刺史馮士翽并妻吳川郡夫人墓。

特呈山 在城南六十里,與雷州府遂溪縣平樂海嶺相鄰,北有茂暉場近焉。其山清秀,聳於海中,因名。上有溫通閣壁間。解縉詩:「風送潮聲平落去,雨將山色特呈來。」

馬鞍山 ,近硐洲二十里。海中突起二峰如馬形,故名。

文翁嶺 在城東三里。自電白、浮山分脈而來,峙於海之東。昔有文先生煉丹於此,故名。龍母井 在城北二里。歲旱禱雨於此,請水即降。

洞雲:「水 無水,源隨潮上下。」

吳川水 在城一里。源從鑑江至化州,納陵羅諸水,至縣北二十里鋪腳村,復納浮山水,流至合江渡,下分為三川,旋遶於縣之南,復合為一,至限門入於海。因以吳家地為縣治,遂名。零洞水 在城西三十里。源出零洞山,流入於海。

博卓水 在城東二十里,經限門入於海。限門 在城南三十里,納三川之水入於海。水道曲狹,值潮退,砂磧淺露,或潮滿風急,舟楫悉不敢往來,故名「茂名。」 李元暢有賦。

五里港 在城南三十五里,去新場五里。新場海 在城南四十里,建茂暉場於此。平城江 在城西二十里。源自化州那陽山,合特思山之水東流二十餘里,經林公渡納於海。硐洲 在城南一百四十里。屹立海中,當南道,乃雷、化犬牙處。宋末端宗嘗駐此。海中黃龍見,名洲為翔龍縣,改元祥興。

石城縣

謝建山 在城北十里,脈自化州謝獲山而來,故名。上有一峰,高出諸山,亦為縣治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