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8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層樓。府門原室三間,卑狹敝壞,今築為重樓。又建三坊于府門外,「左善政,右善教」 ,前為宣化。弘治戊午,拓治基,改建正堂,其後堂、儀門以次改建。正德丙子,王秉良改建經歷司、照磨所、儀仗庫、軍器庫、吏宅諸廨。舊制,左照磨,右經歷,東西失序,且時已頹壞。王秉良乃改經歷司堂東,照磨所堂西次建儀仗庫、軍器庫於經歷司東,次建吏廨二十八間。嘉靖乙未,同知趙伸遷廨舍於府堂之西原同知廨舍在正堂東,伸以為匪利,乃西割學傍地建置,歲久圮壞。萬曆七年,同知嚴淮重建。丙申,通判楊伯謙改築通判廨宇,重建屋二座。萬曆癸巳,通判劉華祚改通判儀門。為門者三,中門扁曰「裕國安民。」 萬曆三十年壬寅,修整府治,衙宇復舊。是歲九月,颶風大作,府中官衙吏宅俱壞,故修之。萬曆三十九年辛亥,推官歐陽保改建理刑廳衙宇。舊刑廳衙宇,廳事淺隘,保拓而建之。正堂三間,川堂一間,門二座,屏坊一座,客廳一間,書房二間,保自有《記》。是年,推官歐陽保又移照磨所於儀門迎賓之東。

皇清康熙五年丙午,知府陳允忠重建「府治正堂」及

燕堂、儀門、大門樓、閣庫、左右兩廊時雷,「自丁亥歲兵燹之後,堂宇圮壞,磚瓦飄落,二十餘年,始得修葺。」 按府治舊制,正堂五間,左為閣庫,右為永寧庫,後為燕堂,為郡守宅。儀門右為經歷司,儀門外為大門樓,俱修葺如式。堂左為同知署、通判署,儀門左為推官署,今俱圮廢,止存舊址。順治丁亥年,權於海北名邦坊之西,以民房胡繼中宅改同知署,以西門內馮指揮宅改為推官署。

海防同知署 ,原胡繼中民房,順治丁亥改建,房止三進。康熙八年,建頭門、儀門、大堂五間、兩廊四間;川堂房五間、兩廊四間;堂東又三間。頭門扁,其額曰「海防公署。」

推官公署 ,原馮指揮宅,順治丁亥改。康熙五年,推官奉裁,因縣署傾圮,權改為海康縣署。府治大堂東有隙地,康熙十一年春,郡守吳盛藻建東廳三間、後堂一間,額曰「清晏堂。」

理刑外館 在府治南,推官鄭國賓建。明萬曆四十年,推官歐陽保改為「龍亭庫。」

察院 在城西南隅,即珠池公館。明嘉靖初,革守池內監,乃改館為察院。知府葉尚文增建廳舍廚庫等房。久圮。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府陸彪捐銀六十兩買「故馮御。」

史舊宅三座,於府學之西為之。

分守道 在萬古英靈坊之南,分巡道之東。康熙十年,修葺如故。

分巡道 舊址在「分守道」 之西,今圮。

海南道 :在北門內,係雷陽驛舊址,今圮。《司獄司 》:在府直街,今裁。

廣積倉 元初在郡治東安仁坊,明洪武五年遷於貴德坊,歲久壞,署府事戴嘉猷重修。久裁,倉廢。

武郎場鹽課司 ,在城西一百三十里武郎村。元至元三十一年創設,屬廣海鹽課提舉司。明洪武間,以本場為鹽課司,隸海北鹽課提舉司。今裁。

東海場鹽課司 在遂溪縣東南九十里馬旗村。元至元間設,屬廣海都提舉。明洪武二十五年,改隸海北鹽課提舉司。今廢。

陰陽學 :在府治西明善坊。明洪武十八年開,今廢。

醫學 在府治東北安仁坊。元大德二年創。明洪武十八年重建。今廢。

僧綱司 在府治西城外天寧寺中。明洪武十五年創,今廢。

道紀司 在府治東元妙觀中。明洪武十五年創,今廢。

海康縣治 在府治後。隋始置。梁乾寧間設今衛治,續遷今府治。元泰定元年,遷郡城西南隅。明洪武己酉,知縣陳本遷今治。官全設,建廳署二座,東西耳房、庫幕廳、吏宅、監房、門屋俱備。洪武丙寅縣丞王文通,「正統間縣丞王銓、天順間知縣王麒,相繼修葺。」 成化癸卯縣丞張政鼎建。弘治戊申,知縣林彥修重建。嘉靖丁酉,知縣唐侃建大門、儀門、土地祠。嘉靖壬寅,知縣楊澄因風雨大作,本縣官廳各衙俱壞,興工修葺。萬曆三年,知縣郭鉞重建。七年,知縣沈汝梁復建後堂并衙宇。後屢遭火燬無存。

皇清順治間,尚存縣丞分署數楹。因縣丞裁,缺知縣。

蹴居焉。康熙五年,因推官奉裁知縣移居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