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8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舍,教諭林詔復自建穿堂二間,後屋五間。萬曆二十一年建文昌閣于儀門樓前。二十四年,齋舍圮,教諭徐肯播修。三十二年,颶風,廟廡,明倫堂俱壞。同知張儒象、教諭鄒瑗重修。建內堂,改文昌閣於大門。三十六年徙于衛中所。三十七年,齋堂壞,訓導丘民建。三十九年建魁星亭於啟聖祠前,又置《題名》二扁於明倫堂側,天啟二年毀。

皇清康熙四年,重建學宮大殿、明倫堂、兩廡廊舍推

官何芳騰有記

學田 東洋、祿厚、汶裡、大井等處,早晚田共種子二十三石九斗一升二合五勺一抄,出稅一頃零三畝零一釐五毫三絲六忽。明萬曆十年,知縣沈汝梁捐銀一百兩置買,每年租錢一萬零七百二十七文,內除納糧錢二千八百八十文,尚存剩錢八千四百四十七文,供給會課草蓄。早晚田共種子一十一石五斗,載稅五十七畝五分。明萬曆三十五年,署府事廉州府推官邵兼捐銀五十兩置買每年租錢四千八百文,內除納糧錢一千六百文,尚存剩錢三千二百文,供給會課之費。

邁特田一號,種子一十石,稅四十六畝正。萬曆三十八年,儒官莫天然捐銀五十兩置買。歲租糓五十石,折銀五兩,除納糧銀一兩五錢,存銀三兩五錢,解官貯庫,給兩學科舉盤費之用。續後捨安欖西廳田入府學,亦為兩學科舉通融取給。佘元岳有記。

又添潭等處田園,共稅一十六畝七分四釐。萬曆三十九年,知縣張和查出欺隱絕戶田產,詳允發學。每年租錢七百文,除納糧錢三百文,剩存錢四百文給貧生燈油。

學地每年租錢共二千零八十文,存學公用。學鋪三間,每年租錢一千零八十文,存學公用。外縣

遂溪縣儒學 自宋始建。在縣西郭,地卑而濕。乾道四年,遷於縣傍,制仍狹隘。寶慶元年,再遷縣西登俊坊。元因之。皇慶元年,教諭周孔孫重修。明洪武三年,仍其舊而創新之。前戟門、櫺星門,後明倫堂。設兩齋於堂之左右,扁其左曰「日新」 ,右曰「時習」 ,廚廩廨舍悉備。七年,以堂齋逼殿,卑陋弗稱,遂遷于縣西北。二十年重修,改東西二齋扁曰《尊德性》,曰《道問學》,設射圃亭于明倫堂後,規制始備。歲久圮壞。成化間重修。弘治間又從而拓之,仍建兩廡、兩齋,櫺星門、戟門,籩豆、簠簋、罍爵之屬咸備。正德八年重建儀門。十年重建大成殿暨兩戟門、櫺星門,尋又建明倫堂及兩齋房、儀門諸舍,繼而復壞。嘉靖四年移建明倫堂於殿後,暨兩齋耳門、儀門。十六年,知縣鄧恕重建會膳堂、號舍諸屋。未幾,復壞。二十年重修。隆慶五年建戟門,工未就而去。萬曆元年始畢前工。十一年改《鄉賢》、名宦二祠於殿西。十七年修大殿東隅,建儀門併啟聖祠。三十二年重建殿廡暨新聖賢神像。崇禎九年重修學宮。十二年毀於颶風。知縣慎思永重建大殿、明倫堂、東西廡及「啟聖、鄉賢祠。」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馬光遠重修大殿、兩廡及《儀》。

門。其明倫堂、啟聖、鄉賢、名宦祠,今俱傾圮。城西社學 ,舊未有設。明成化十四年,提學僉憲趙瑤按臨,命本縣新建社學於縣治之西,今廢。民間子弟各以其便而講學焉。

文明書院 在縣西南八都,樂民所城內。宋元符庚辰,蘇公軾南遷,由儋徙廉,道經興村,宿淨行院,四顧山川,謂鄉民陳夢英曰:「斯地景勝,當有文明之祥。」 既去月餘,瑞芝生其地。諸儒遂即其地建書院,扁曰「文明。」 宋末毀於兵。元泰定甲子,提舉盧讓復建,未就而去。至順辛未,彭從龍重修殿堂齋廡,立山長,置學田,春秋祭禮咸備。元凌光謙記。歲久傾圮,遺址為軍營所侵。起秀書院 在察院司街左邊。舊有崇文書院,明萬曆初改行臺,院遂廢。甲寅秋,知縣歐陽毫捐俸買民陳御箴房一所,南北兩廊,前闢三門,通甬道。右濬荷池,建亭于上。郡庠生肄業於內,定課講業。本府推官歐陽保見而嘉之,題曰「起秀書院。」

學田 、麻連田,八畝,租糓八石。《白沙水》田,一十三畝二分,租糓一十三石二斗;陶狗田,七畝,租七錢。

學鋪 二間,稅二分,租銀八錢正。

一、土名「白沙水」 、「白水塘」 二處,載稅四畝四分八釐正。

一、土名「麻連」 、東洋、陶狗二處,載稅一畝九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