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9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盤塔嶺 在縣南一百七十里西𥟖都上十三峰。下有溫泉。舊傳有僧建《涅盤庵》塔於上,因名。龍堆山 在縣東那社都。山上有石,初甚少,歲久漸大。鄉人獵墜網中,舁歸,結茅祠祀之。一夕,里人夢上帝云:「前石乃西山萬壽福神。」 至今高五尺許,祀以為神,祈禱即應。

僊人洞 在縣南二里蒼屹山後。洞口有石爐,內有石版,題曰:「遠七里,近七里,不遠不近在七里。」 解者以為指言地穴。明嘉靖三十四年,郡守張子弘偕二守趙可旦遊覽,改題其洞曰「紫霞。」 建安仙亭、青雲亭,留題其間。萬曆年間,副總兵鄧鍾建瀛惠庵,買田供祀,勒石題景,豎有碑記。副使蔡夢說立流芳亭於左,知府倪凍立「會心」 亭於右,各有題詠。

遞蓮洞 ,在石山鋪西南一里。入門行數十步,委曲相通,大小五洞,深遠有石磴如榻,可容數十人。上有門,見天日。傍一黑洞,無火不能入,蒼洞 在符村西,「洞門寬五六尺,斜入二十餘丈,內有二井,鄉人砌石路汲水,人汲其一,牛飲其一,深處暗不能入。」

龍廊洞 在石巖都東南一里。洞路崎嶇,由西南入,深二十丈,傍有小洞十一,可容數百人,鄉人於此避難。

鴉卜洞 ,在雷虎嶺南。周圍約里餘,深數丈,雖秋潦彌月不滿。中有石墩,牛牧其內。

龍盧洞 在張吳都顏村側,即顏盧縣故址。「鋪錦谷 」 在縣南疊村。幽邃險絕,蔡九娘避陳子湖寇處。

學前水 在郡城前,即南湖。源自西湖,流舊縣學,達為府、縣衛及兩學明堂。宋人濬河導流,經蕃誕村,方會大江入於海。今漫塞成田。

南渭溪 在縣南十六里上那邕都。水源二,一自謝潭,一自廕潭,合流十餘里入大江。鄉人沿流築柵,置車灌田。

謝潭 在縣南十五里。《下那邕》都潭。謝村山澗泉湧出,瀦為潭,深莫測。

廕潭 在縣南二十里。東潭都泉出山澗,瀦為潭,大旱不涸。

黎母水 ,《明一統志》云:「在府城東三里。」

南渡大江 在縣南十里頓林都。源自五指山,流歷臨、澄、定三縣地界,沿流續會諸水,至北入海。瓊城柴米竹木,多倚辦運。

河口河 在郡城東門外。明弘治年間,知府張桓因里老唐正等建言,買民田開河引水直抵城壕,以便通糧。

博沖河口 在縣東南五里。頓林、東昌二都界。水從南湖流出,亦從大江迎入,為郡地。巽方之水,傳有古讖云:「博沖河口塞,五解狀元生。」 明萬曆甲寅年,尚書王弘誨、知府謝繼科、通判潘大熙議塞以圖應。讖因乙卯年兩學脫科,水漲淹田,鄉人共稱不便,鳴於署府事,推官傅作霖委官開之。

第一水 在縣西三里。流遶下田村而入於海。次一澗亦流入海,謂之「第二水。」

銅銚溪 在縣東南八十里。中有巨石,形如銅。銚水注其中,有聲似雷,溢出文昌鋪前港。安容湖 在縣南八里豐好都。

龍廟西湖 在縣西二十里,博崖都。泉自石巖流出,極清。昔人刻石為龍,置穴中,水從龍口湧出,故名「龍潭。」 旱禱即雨。一派達洗馬橋,一派達博沖。建龍廟。

小西湖 在府城西

東湖 在縣東十五里博茂都。昔傳冨家居此,因大風雨陷而為湖,鄉人廟祀于側。遇旱請水以禱,即雨。

南湖 在府城南,溉田千餘頃。

西南湖 在縣南五十里雷虎都。去湖四十步有仙井,上有仙遊遺跡,有石刻詩。其流溢出,灌田百餘頃,出梁老橋,通南渡江,入於海。

蓮塘 :在府治南,產白蓮。

峻靈潭 :在郡東城外。周圍二百丈,有峻靈神祠。

雙塘 在縣西四十里下石山都,大小相連,淵深莫測,旱禱即雨。

五龍池 在縣西十二里五原都。泉五派湧出,清冽成池。經濱涯,轉南茂橋出海。

海口港 水自南渡,大江流來會潮。今官渡自此過海。

神應港 ,舊名「白沙津」 ,宋元帥王光祖曾開未就。淳祐戊申,忽颶風作,自衝成港,人以為神應,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