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0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明外史土司傳》:「洪武七年正月,儋州黎人苻均勝等作亂,海南衛率兵討之。三月,海南衛指揮同知張仁以兵討儋州賊陳逢愆,斬之。五月,海南羅屯等峒黎人作亂,千戶周旺等討平之。八月,澄邁縣賊王官舍亂,典史彭禎領民兵捕斬之。」

十五年,討萬、崖二州黎,追斬之。

按《明外史土司傳》:「洪武十五年八月,萬、崖二州民陳鼎叔等作亂,陷陵水縣,為海南衛官軍擊敗,追至藤橋,斬鼎叔等三百餘人,餘黨悉平。十七年,討擒儋州亂黎,以知州魏世吉受賄,縱賊,杖之。」

按《明外史土司傳》:「洪武十七年七月,儋州宜倫縣黎民唐那虎等亂,海南衛指揮張信發兵討之,賊渠唐那虎、鄭銀等敗遁,信追擒之,及其屬送京師。知州魏世吉受賄,縱銀去。帝謂兵部曰:『知州不能捕賊,及官軍捕至而反縱之』。命遣力士即其州杖世吉,責擒捕所縱者。」

二十年,平白延砦諸黎。

按《文昌縣志》:「洪武二十年,白延砦諸黎亂,廣東都指揮花茂率衛指揮石堅等討平之。」

二十七年,討崖州澄邁、儋州黎,平之。

按《瓊州府志》:「洪武二十七年,崖州澄邁、儋州等諸黎復亂,指揮牛銘、曹源等討平之。」

二十八年,討平崖州、定文三州縣黎峒。

按《瓊州府志》:「洪武二十八年,崖州千家村定安、光螺、文昌、白延等處黎亂,都指揮花茂同指揮石堅、牛銘,千戶崇實等討平之。」

二十九年,昌化萬州黎相繼寇亂,討平之。按《瓊州府志》:「洪武二十九年,昌化𥟖賊苻公魂等亂,指揮石堅、千戶徐真統軍討平,時萬州鷓鴣啼峒王得隆亦寇亂,隨收捕之。」

按《通志》:「庚辰年三月壬辰,廣東公差大理寺丞彭與民等奏言,瓊州府所屬周圍俱大海內包黎峒,民少黎多。其熟黎雖是順化,止納秋糧,各項差役俱係民。當其生黎,時常出沒劫掠,連年出鎮征勦,為害不息。今詢訪各處熟黎俱有峒首,凡遇差徵,有司俱憑峒首催辦,官軍征捕亦憑峒首指引。今所屬各有防黎及備委巡檢司。如將各處峒首選其素能撫服黎人者,授以巡檢司職事,其弓兵就於黎人內僉點應當,令其鎮撫熟𥟖當差,招撫生黎向化。如此則黎民帖服,軍民安息矣。」 詔如所請。明年五月十一日,瓊州府寧遠縣藤縣巡檢司添設副巡檢,黃旗通遠巡檢司添設副巡檢黎讓。十月十一日,萬寧縣蓮塘巡檢司添設副巡檢王錢,陵水縣苗山巡檢司添設副巡檢符森。其後,永樂中雖復洪武官制,獨兩廣及荊南土人為副巡檢者仍權留云。

成祖永樂二年,太學生潘隆招撫無功,伏誅。以林彬按斬腳峒黎,授土官典史。

按《瓊州府志》:「永樂二年甲申,太學生崖州潘隆建議招黎,授以知縣職名,齎檄來諭。後無功,伏誅。」

按《文昌縣志》:永樂二年,白延、林彬按斬腳峒黎三十餘邨,奉例授彬土官典史,有敕世襲。三年,遣使齎敕撫諭黎峒。又以御史汪俊民言,敕黎首王賢祐親臨招撫,各官陞賞有差。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三年四月,廣東都司言,瓊州所屬七縣八峒生黎八千五百人,崖州抱有等十八村,一千餘戶,俱巳向化,惟羅活」 諸峒生黎尚未歸附。帝命遣通判劉銘齎敕撫諭之。七月,御史汪俊民言:「瓊州周圍皆海,中有大小五指、𥟖母等山,皆生熟黎人所居。比歲軍民有逃入黎峒者,甚且引誘生黎,侵擾居民。朝廷屢使招諭,黎性頑狠,未見信從。又山水峻惡,風氣亦異,人罹其瘴毒者,鮮能全活。近訪宜倫縣熟黎,峒首王賢祐,嘗奉命招諭黎民,歸化者多。請仍詔賢祐量授以官,俾招諭未服,戒約諸峒,無納逋逃。其熟𥟖則令隨產納稅,悉免差徭;其生黎歸化者,免稅三年;峒首則量所招民數多寡授以職。如此,庶幾黎民順服矣。」 從之。九月,遣知縣潘隆本齎敕撫諭瓊州黎峒生黎。

按《瓊州府志》:「永樂三年招黎敕諭黎峒民人曰:『朕奉天明命,嗣守太祖皇帝洪業,四方萬國悉來朝貢。尚念爾等以蕞爾之地,遠處海南州郡之中,仰慕聲教,蓋亦有年。第因有司不能招撫,無由自達。今特遣知縣潘隆本土人邢萬勝、陳引、苻添成、蒲幹、苻添慶、王歪頭齎敕往諭。爾等體朕廣愛之心,共相議讓,數人』」 同使臣來朝,「朕即頒給賞賜,俾回田里,以安爾眾,使爾子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