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0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九十二卷目錄

 廣東黎人岐人部藝文

  水會所平黎善後碑記   明王弘誨

  議黎奏稿略         韓俊

  上盧兵備書略        楊理

  上歐陽太守書        前人

  憫群黎文          鍾芳

  議黎奏稿         謝廷瑞

  奏議           吳會期

  黎岐奏略          海瑞

  上兵部條議         前人

  黎岐圖說         俞大猷

 廣東黎人岐人部紀事

 廣東黎人岐人部雜錄

 廣東黎人岐人部外編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九十二卷

廣東黎人岐人部藝文

《水會所平黎善後碑記》
明·王弘誨

珠崖海外一寰區也。裨海旁羅郡縣,而五指黎、婺諸 山,荊枳其中,醞釀黎岐,世為瓊患。自漢兩伏波將軍 啟士以來,歷代叛服靡常,無能拓封疆之咫尺者。朝 廷三勤王師,每大舉,眾無慮十萬,雲集境上,斬蓬蒿。 而彝之始未嘗不發蒙振槁,而後稍稍糵牙尋斧柯 也。豈非以善後術疏,而經遠之略當日未暇亟講乎? 頃歲黠酋黎馬屎倡亂,糾合諸亡命黎廣王、蓋老、孫 恩弟等闌入內地,肆行寇抄,州邑震動數年,莫可誰 何。歲己亥,督府戴燿始下車,憫其狀,亟採群議,疏請 鵰勦;得旨:報可。乃考山川、掄將帥、選徒御、峙粻糗、飾 戈厹,刻期興師。始命東山遊擊將軍鄧鍾率所部精 兵偕雷陽副總兵黎國耀、瓊崖參將莊渭陽,各率所 部廣、雷、瓊、土客兵共八千有奇,分道協勦。監軍則雷 州府同知萬煜,紀功則瓊州府同知經仁朮,而分守 海南道參政林如楚兼督之。議者謂「盛夏酷炎,進師 不利,宜少須以待。秋初」,鄧將軍持不可。「夫智貴猝力 貴突,賊恃險煽亂,乘其無備,一鼓可剋。今秋禾將熟, 逡巡不進,賊得禾而守,一人據險,千人莫過;師老矣, 何克之為!」督府善其議,趣令進兵。維時磢門為賊關 隧,最為天險;鄧將軍獨當之。黎將軍兵嚮定泉莊,將 軍兵嚮水焦,約閏四月初八日會戰。賊料定泉、水焦 層巒絕巇,勁弩噏伏,我軍不敢深入,磢門當孔道,率 其驍牛披星等守之。先是,四月鄧將軍移兵馳鼓嶺, 為水焦合擊狀,倏初七夜,撤而趣襲磢門,諸士有難 色。將軍登定功峰觀天象,適見水星蓋於金星,晶光 燭天,大喜云:「此破黎之兆也。」諸士皆奮躍,賈易先登, 銜枚而前。賊兵殊死戰,兩岸矢下如雨,軍士用皮牌 擁衛,各以三眼銃火箭亂射,殺其驍牛披星。諸賊驚 哭曰:「官兵自天而下耶?」追奔嶺背,大破之。賊首王樂 天引小嵼賊徒七人,號「七虎」,圖為東應,立斬之,軍聲 大振。次日,莊將軍兵由水焦進,又次日,黎將軍兵由 沙灣進,後先夾擊,直搗居碌峒,焚其聚落。鄧將軍誡 兵固壘,因糧於敵,窮搜五指乾腳賊首黎馬屎等數 十人,計窮就縛,賊眾潰散,怖死者躓,僵者澤,跳者伏, 菁林而立枯者,不可勝計。棄弓矢納材落者,咸待以 不死。甫四閱月,黎悉定。計俘斬一千八百有奇,拓地 三百餘里。督府下令班師,瓊父老子弟鼓舞,懽若更 生,爭操斗酒枳道為將軍賀。旋核功次以聞,上嘉乃 丕績,特晉督府兵部尚書,守道參政林如楚加秩憲 使,將軍鄧鍾擢副總兵,鎮瓊、崖;諸文武長佐而下各 紀錄給賞「有差。」遂議築水會城,置守禦千戶所,為萬 千年不拔之基。已,海南道副使程有守至,區畫經營, 屹然金湯之固。已,憲使林如楚、副總兵鄧鍾、撫黎通 判吳俸相繼踵至,規畫善後,不遺餘力。若留戍守,興 屯田,勾軍伍,稽畝籍,創公廨,伐山開道,東通萬,西通 儋,漸次疏通。又設巡司以備譏察,立墟市以通貿易, 建鄉約以興教化,豎社學以訓黎庶。時屆王正,諸峒 蠻扶老攜幼,於新城觀燈玩彩,熙熙然快睹昇平氣 象;而後督府聞之,喜可知也。頃鄧將軍時巡水會,諸 黎父老攜壺漿勞苦道傍,拜手加額,謂微將軍:「吾儕 何以有今日?」將軍避色稱謝。「磢門之役,邀主上寵靈, 遵督府石畫,一鼓而俘罪人。諸」凡善後事宜,種種稟 受成命,何敢自多!父老曰:「喜督府暨將軍大造於瓊, 吾儕宜謀世祀。」率眾創生祠於新城之西,以志不忘, 而屬碑於宗伯氏。不佞辱在宇下,聞見最核。念事端 初發,未嘗不與眾同憂;及茲側聽驩聲,又不能不與 眾同樂。雖文辭萎弱,竊以為桑梓之幸,無以加此。顧 茲役之預,有勞者,不能盡載,謂宜著在《碑陰》,並垂不 朽。若督府戴耀,副總兵鄧鍾,則終始其事,勞苦而功 高,眾論攸歸,又不容不表而出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