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1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和尚橋 在城西北,對河。

懷遠縣

懷安橋 在縣南

茶零橋 在縣南二里

珠玉村渡 在城外

融縣

裕民橋 在縣南,明洪武間建。

惠民橋 通濟橋 、壽溪橋 俱在縣東五里。石門橋 在縣北十五里,元至正四年建。永福橋 在縣北四十里。宋淳祐六年建。于黎橋 在縣南三十里,元皇慶初建。

《黨陰橋 》傾頹,今架木橋。

「洞門橋 」 在老君洞前。

潯陽渡 在縣東南十五里。

來賓縣

南門渡 在縣南門外

象州

雲錦橋 在州西,明洪武十一年建。

土橋 在城南三里,明洪武二十年建。

十里橋 在城東十一里。明洪武二年建。橋頭橋 在縣東北三里,宋咸淳十年建。廣化橋 在城東北六十里,元泰定四年建。通濟橋 、安東橋 、鳳凰橋 、沙江橋 、楊柳橋 俱在縣東北六十里。

武宣縣

楓林橋 在縣南二十里。

臨岐橋 在縣北三十里。

高陽橋 在縣北二十里。

濟通橋 在縣東

賓州

古漏關 在城南四十五里。

太平橋 在城南門外。明洪武六年,知州周樂建,州判錢積中重修。順治十八年,知州呂承亮捐銀修補完固。現今通行。

大惠橋 在城二里

行春橋 在城南門外

豐慶橋 在城東二里

惠政橋 在城東門

平政橋 在城西南,舊以木架。明正德二年,知州羅瑋始甃以石。

六馬橋 在城北二里

李依橋 在城東二十里。

閉村橋 在城南一里

七里橋 在城西北

三里橋 在城西

勒馬橋 在城北二里

頂橋 :在城南二十里。

四覽橋 在城北三十里。

李依渡 在城南三十里。

遷江縣

清水橋 在縣南十里

陳道橋 在縣南六十里。

劉披橋 、黃薑橋 俱在縣南。

軸水橋 在縣西七里

龍降橋 在縣南二十里。明萬曆十二年建。五星橋 在縣南五十里。元至正七年建。合水渡 在縣北一里。

都歷渡 在縣北二里

上林縣

鏌鋣關 在縣南九里鏌鋣山崑崙關 。宋儂智高據此,為狄青所破,所謂「三鼓奪崑崙」 者此也。

八寨 要害之地,莫如八寨:曰思吉,曰周安、曰古卯、曰古蓬、曰古缽、曰都者,曰羅墨、曰剝丁。後益以龍哈布咳為拾原,屬遷江八所土司所轄。其地山谷巉巖,鳥道險巇,遙連各路諸峒,每為柳慶、思恩眾賊之淵藪。寨內各有數人抗據險要,獷悍橫行。明成化初,征勦無功,諸蠻益恣。嘉靖朝,以尚書王守仁督粵師,潛師分道,擣八寨諸巢。兵破石門,賊始驚覺,遂大奔潰。官兵乘勝追躡,共斬獲一千九百餘級,因議移衛置寨。未及行,而守仁以病歸。不數年,猖獗如故。隆慶四年,都御史殷正茂購賈人蕭紳者,久販寨中,善機警。令賫《文告》往諭。諸蠻讙呼,願輸餉公家,與良民為伍。遂聞之朝議,以思恩那馬司巡檢黃晹為長官司,部兵六百人,興隆巡檢韋觀、安定頭目黃昌各部兵二百人,分鎮其地,歲輸銀千七十有奇。土官照所轄地徵發,諸蠻唯唯。萬曆二年,龍哈獞樊尚糾黨二百餘人,嘯聚山谷間。撫臣郭應聘密令三寨土司選勁卒襲之,斬尚,餘黨悉散。其後土司弱不支,諸蠻復橫行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