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1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十二畝七分八釐二毫三絲五忽三微七纖一塵六埃。

共徵本色米一千九百十三石四斗二升四合六勺九抄九撮一圭四粒六粟。

共徵地糧銀二千六百零四兩九錢零「三釐零六絲九忽二微九纖二塵一埃零八渺九漠。」 除荒外,

實徵舊熟稅三百四十一頃八十五畝九分六釐一毫零三忽一微二纖八塵二埃五沙六渺九漠。

熟折米、一千二百八十石零二斗六升四合二勺四抄零六圭二粒一粟

熟地畝糧銀一千七百三十八兩二錢七分一釐二毫一絲五忽四微七纖五沙九塵五埃八渺五漠。遇閏加銀一百零七兩三錢二分八釐四毫八絲七忽二微六纖八塵零五漠。

一起運工部本折併禮部改徵折色及地丁共額銀一千四百三十兩零六錢九分六釐七毫八絲三忽九微六纖三沙八塵二埃九渺九漠。遇閏加銀五十四兩二錢五分九釐九毫九絲九忽。除荒外。

熟銀八百九十七兩二錢四分零一毫八絲八忽四微九纖七沙三塵二埃六渺八漠。遇閏加銀三十六兩七錢九分零八毫八絲三忽八微零一沙九塵五埃二渺。

存留官俸、役食驛站銀一千四百一十一兩九錢五分三釐。

羅城縣

本縣上則官田七則六頃零七畝零六釐,該秋米九百三十八石七斗一升一合二勺零四撮。內除撫化猺獞田五十八畝四分三釐六毫二絲五忽六微零七塵八埃,原不徵糧差外,實在稅七十五頃四十八畝六分二釐三毫七絲四忽三微九纖二塵二埃,例不編地畝四差,每畝徵米一斗二升三合四勺。內:

徵本色米六升七合零二抄八撮五圭九粒一粟五微九纖零三埃。

徵折色米五升六合三勺三抄一撮四圭零八粟四微零九塵七埃。

《全荒下則》民田八百九十六頃五十九畝二分五釐六毫一絲二忽八微,秋米二千八百七十八石零六升二合一勺二抄一撮七圭零八粟。內除撫化猺獞田四十三頃八十一畝三分五釐九毫五絲五忽四微七纖九沙一塵二埃七渺七漠,原不徵糧差外。

實在田八百五十二頃七十七畝八分九釐六毫五絲七忽三微二纖零八塵七埃二渺三漠。每畝共徵地畝四差,補徵胖襖、鋪墊、水腳銀二分五釐三毫九絲九忽八微五纖六沙六塵七埃二渺八漠。每畝科米三升二合一勺。內除本色米「一升七合四勺三抄六撮一圭二粒四粟七微三纖七沙四塵七埃六渺。」

徵折色米一升四合六勺六抄三撮八圭七粒五粟二微六纖二沙五塵二埃四渺。編徵不等,每石折徵銀三錢七分四釐五毫七絲三忽二微二纖一沙一塵四埃五渺八漠。

現熟田五百四十四頃八十六畝五分六釐七毫六絲六忽五微七纖零三塵二埃八渺八漠。尚荒民田并撫化共三百五十一頃七十二畝六分八釐八毫四絲六忽二微二纖六沙七塵九埃一渺二漠。

存留官俸、役食、驛站銀八百八十兩零七分。鹽政 :本縣僻處山隅,猺獞雜居,明朝戊午大荒,死亡過半。湖廣、廣東各處新民承耕荒田,然祖孫父子相繼,習俗相染,不慣食鹽,商賈裹足,原無鹽稅,因粵東鹽餉缺額貽累。粵西各州縣均派鹽引,羅邑竟派七百包零,吏民驚惶無措。幸遇撫院金目擊鹽引為民大害,補牘屢陳,條議照戶口食鹽,每丁食鹽七十二斤零,減去鹽包四分之三,羅邑派定鹽一百九十包有奇,一時猺獞咸慶,官民受福,誠萬世之功德也。《柳城縣》

本縣原額官、民、兵、學田地、塘稅共一千六百三十二頃七十九畝八分七釐八毫。

該秋糧米六千一百一十四石八斗三升一合四勺三抄一撮一圭。內

本色米三千三百九十九石八斗三升七合三勺一抄四撮六圭一粒。

折色米二千七百一十四石九斗九升四合一勺一抄六撮四粒。

該徵《地糧》銀四千四百六十三兩九錢五分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