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1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望母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臺山路,副使張祐為孝子唐儼書。

湘水 在州。源出興安陽海山,北流至靈渠,分為湘、灕二水,合羅、灌二江,經此下洞庭,會荊江入於海。

洮水 在州北五十里。源出文山,南流十里入湘江。水之北曰洮陽,舊嘗置縣,以洮陽名。合江 在完山下。湘水、灌水、羅水、三湘至此匯流,經洞庭會荊江入於海。張礦詩:「濕雲壓西山氣低,葦汀蒲渚過東西。三山水勢宜吞吐,淼淼欲與層樓齊。大艘行空帆力穩,小川如葉驚眩轉。魚龍得意快騰驤,天地萬驛風霆遠。」 黃《暉詩》。「鳴騶蕭瑟癡雲低,鷓鴣聲斷春日西。狂雷徹底吼到曉,百川沸與三江齊。中流卻羨鰲足穩,一任旋波虎眼轉。仙客舟如天上坐,笑指銀河路不遠。」

灌水 源出灌陽縣,北流抵城東,會於湘江。宜水 ,在州北九十里,東流入湘江。《方輿勝覽》云:「湘源、湘鄉、湘潭,謂三湘。」

鐘樂水 在城西一百里。源出鐘石山,東流入湘江。

建安水 ,在州西九十里。源出倚石山,西北流入湘江。

鈷鉧潭 按《通志》:「在州西七里,柳宗元所行遊處。」

應泉 在柳山之半峰,穴地而出,味甚甘冽,縈繞諸亭榭,舊名「達泉。」 州守顧璘興復書院,以泉久涸,即日浚得之,故名。

東鎮泉 在飛來巖下。有石如盤,瀦泉冬夏不竭。

法華泉 :在寺西平地,其泉雖淫雨不盈,大旱不涸。

玉虹泉 在湘山之東巖泉出巖穴。昔人因石鑿渠道流入寺廚,以飲僧眾,舊名「湧泉。」 州守顧璘易今名。

磐泉 在磐山之下。泉出巖竇,寒冽不涸。昔人因石鑿盤以瀦之,溢則流入於江。又名玉髓泉。按《明一統志》:在州西三里,宋守林岊有《記》。義泉 在州東。按《明一統志》:「其味甘冽,冬夏不竭。」

湋井 在州東。按《明一統志》:「井中有石臺泉,竇通波斯巖、龍潭,旱不乾,水不溢,禱雨輒應。」 灌陽縣

華山 在灌陽縣南五里,有虞帝廟。顧璘詩:「眾壑行雲遞月無,灌江清影照人孤。題詩寄向王摩詰,乞寫華山對面圖。」

笏山 在縣東南五里

梔子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

通真巖 在縣治西

仙源洞 在縣大源塘畔。世傳有柳子遺址。顧璘詩:「水曲桃花暗,靈巖信有仙。蟲書留古洞,鶴駕去何年。白犬眠金竈,蒼龍飲玉泉。愧非嵇叔夜,來此竟空旋。」 按《通志》,即打鼓洞,在縣西四十里。

《臺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西北有真武龜蛇跡。

麒麟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東。

峽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北。夾水高聳。獅子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西南。

連珠山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北十八里。玉樓山 、七星山 、海山 、羅帶山 《府志》無,按《通志》俱在縣西北。

花石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北六十里昭義關,有仙跡。

九龍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西,有井併廟。玉珠巖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北十五里,中有白噴泉如珠。

灌水 在縣南九十里。流經全州,入湘水。沙羅江 ,在縣西北,流入灌江。

龍川水 在縣西北。自興安界流入灌江。吳川水 在縣南。自營道縣界流入灌江。鹽川水 在縣西南。自興安界流入灌江。鐘川水 在縣東。自道州界流入灌江。

九龍井 在縣西十五里。按《明一統志》:「井有九,其深莫測,可溉田畝。」 旁有九龍聖水廟,禱雨輒應。

白水渡 在縣南一里

飛江    市溪水   、黑石源水、安樂源水  、大溪源水 以上五水《府志》無。按《通志》,從永寧流入灌江。

小冨水 ,《府志》無。按《通志》,在縣北六十里,從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