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1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山川。唐考功郎王俊《登樓》詩云:「勝日登樓望,山川一半春。」 即此也。顏魯公大書「逍遙樓」 三字,石刻尚存,舊在城東路。中元乙亥,憲司經歷李思誠命錄事段堯移其樓前楹。平章也兒吉尼《新城》牌亦在樓下。洪武三十年,為風雨所壞,後復於故基。元憲副伯禿魯丁詩:「身世雲霄上,飄然思不窮。晴山排翠闥,暮靄閟琳」 宮。牧笛殘雲外,漁歌落照中。《蓬萊》凝望眼,隱隱海霞紅。

湘南樓 在東江門上,宋李彥弼記。

南樓 在轉運使便廳前。宋張栻《記》。

疊彩樓 在風峒山,去城北二、三里許。

明遠樓 按《明一統志》:在府治,元建,虞集作記。五詠堂 在讀書巖下,觀察使李昌夔建,今廢,基尚存。按《明一統志》在獨秀山前。以劉宋顏延之有《五君詠》,故名。宋守孫覽有記。

安樂堂 在城東,蓋元時所置,以療病軍者。內設司病官並醫士,歲給官價買藥修製。凡軍有疾,皆醫治於內。

八桂堂 按《明一統志》:「在府治,宋守范成大建,李彥弼有記。」

平易堂   清簡堂 「按《明一統志》」 :「俱在府治。」

雪觀 在城上東北隅,今廢。宋長卿有記。無倦齋 在經略使廳事西,今廢。張南軒有記。馬王臺 ,在疊綵山頂,五代馬賨建,遺址尚存。獨秀臺 ,在城上府治西北。

熙春臺 舊在《八桂臺》後。

望月臺 舊在《訾家洲》。以上四臺,今廢。

圓通閣 ,在東江門外,今為「觀音堂。」

青蘿閣 在雉山寺。宋孫覿詩:「蠻村避謗三年過,野寺尋僧半日閒。小樹吹香花漠漠,斷崖漱碧水潺潺。桄榔樹底秋聲滿,柏子煙中午夢還。便擬買舟隨釣叟,一蓑煙雨繫蒼灣。」

藏圭閣 「舊在宣成書院」 ,今廢。

淪漪閣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南。宋陶弼詩:「談笑淪漪閣,藤花竹葉間。易醒江上酒,難畫雨中山。」

棠陰閣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上。」

泛淥閣 按「《明一統志》在府治。」

奎文閣 按《明一統志》:「在府學後,元時建。」 石棋坪 在隱山朝陽洞內。孫抗詩「片石充棋局」 ,即此也。

《仙人跡 》一在劉仙巖,一在伏波巖。

興安縣

興安古城 在縣治西北隅,址尚存。縣東二里亦有古城。柳子厚《全義縣北門記》即此地也。今居民亦以「全義」 名坊。又縣北三十里,亦有古城,曰上城、東城、西城、北城,今莫知所始。

秦城 在縣西,周四十里。旁有秦王廟,蓋始皇二十三年築,以限越者。今城廢廟存。曹輔詩:「海窮山盡尚南征,髀肉消殘只自驚。回首長安八千里,此中那得有秦城。」

臨源城 在縣南鄉廖僊井旁,遺址尚存。黃城 在縣西五十里,遺址尚存。

唐承裕宅 在縣北。五代時,承裕避地,因家於此。舊有山市數十家,里人呼其處為「唐家宅。」 清風亭 在縣西三里橋側。

聽松軒 在城中

素位軒 在縣治內,知縣周鳳翔建,解縉《記》。靈川縣

靈川舊縣治 ,在縣東南五里,今為民居。舊學基 在縣西呂仙山東。至元二十一年,遷於縣南大象山之西。至元二十九年,復徙今地。銀江馬站 舊名東江站,在縣東。元至元間,鎮南王征交趾所設者。今半為民居,半為學舍。梳流亭 ,在滑石鋪十里。按《通志》,今圮。

陽朔縣

陽朔古城 在縣西十五里。父老傳云,「農隙時,嘗教閱民兵於此。」 今廢。

古樂州城 在縣南二十里白面村山下。唐武德間,置樂州於此。今遷於平樂。

古歸義縣 ,在縣西十五里。

壩州古城 ,按《縣志》:「在縣西十五里,鄉民農隙常教閱其中。」

舊儒學 按《縣志》,「隋唐及宋初皆在縣西獨秀山下」 ,即今俗呼學宅是也。

白竹寨巡司 按《縣志》,「在縣西二十五里,嘉靖四十五年裁。」

舊古祚驛 在縣北十里古祚堡。明洪武間,知縣韓政甫建。正統二年,知縣萬霽遷分司左。新林驛 在縣南十五里獨秀巖之後。相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