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1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隸歸義縣。《貞觀》初,併入陽朔。尋裁。

葡萄驛 按《縣志》「在縣北四十里,明洪武二年建,正統二年裁。」 即今葡萄墟是也。

河泊所 按《縣志》,「在縣東二里,明洪武十四年設,尋裁。」

金鰲洲 按《縣志》,即東洲,在縣治對江,即學前。一字文星案:其形似金鰲,因以名洲。

唐曹鄴宅 在縣北一里。詳《讀書巖》。

曹公書院 曹祠部故宅,在縣治北鹿山下,後即故址建立書院,尋廢為「慈光寺。」

文昌閣 按「《明一統志》,在縣西,元時建。」

鑑山閣 在縣南一里許。

讀書樓 按《通志》:「在黌宮左,今廢。」 按《明一統志》:「即萬雲亭遺址,明洪武間建。」

凌虛亭 按《通志》,在縣治北溪邊。

仙人亭 在都滿村孨山頭,舊有仙人亭,亭內列石桌。唐時劉道人嘗於石桌彈琴,後仙去。曹鄴有《聽琴》詩云:「曾於清海獨聞蟬,又向空庭夜聽泉。不似齋頭人靜處,秋聲長在七條絃。」 仙人棋 ,在棋巖山。相傳仙人嘗對局手談。今巖內猶置棋盤,有棋子可奕。徐禎卿嘗言:「仙人好博奕,時下幽巖中一片蒼苔石,落花長」 自紅。蜻蚨泉 ,在北極宮旁。故老傳云:「明萬曆間,蜻蚨湧出,流於溪石之上。」 如淳曰:「錢乃財源,利於民也。」 宿老云:「為豐登之兆。」 其後果應。

鑼鼓石 在思明里古羅山下有石鼓山,高數百丈,中少紆。又有石鑼山,壁立雲端,每陰雨則聞山中有鑼鼓聲。山上有「西南彝莫氏墓。」 《永寧州》。

古田古城 ,在州南三十里。父老傳云:「四山灣抱,若城壘然」 ,因名。

永福縣

理定廢縣 在縣境。陳興安縣,隋省理定,乃唐復置也。宋遷治於青音驛。元遷治於權塘驛。明省入,置永福。

王世則宅 在縣鳳巢山之陽,詳鳳巢山下。陶澄故宅 按《縣志》,在龍溪村,遺址尚存。七賢書院 按《縣志》,在錦橋里星江洞。相傳宋進士七人,一時皆登顯宦,遺址尚存。

秧清書舍 按《縣志》,在馬芒山下。

西園 按《縣志》,邑人張守約建,在城外西隅。月山巖 按《縣志》,在錦橋里羅錦墟。

甘泉 按《縣志》:「在東郊外,泉水清沁甘美,烹茗香味獨異。舊有甘泉亭遺址尚存。」

狀元井 按《縣志》「在儒學前。水清味美,為邑城風水攸關。常須疏通,勿使淤塞。」

李公馬蹄跡 按《縣志》在毛峒里馬潭廟河畔石上,今蹄跡尚存。

鳳山玉液 按《縣志》:「隋大業間,雙鳳來巢山上,宋初復至,事聞於朝,鑿巢下石,得美玉,遂成液池,至今瑩潤不竭。」

《鶴沼金蓮 》按《縣志》「在縣西城外。舊傳池產黃邊蓮,花時有雙鶴來栖,人以為瑞。」

文明塔 按《縣志》「在縣西南五里鎮縣水口,邑人張守約刱建。」

義寧縣

屐齒痕 在縣智惠江口石磯上。江口有英顯公之廟,石磯高丈餘,長闊各五、六尺,其上平坦瑩潔,屐痕宛然可觀。

全州

越王城 ,按《通志》:在州西南。吳交州刺史賴恭兵出零陵,憩越城以卻步騭,即此。《水經》云:湘水南五十里謂之始嶠,為越城嶺云。按《明一統志》,在興安縣越城嶺西南。

零陵郡故城 ,在州北七十八里,今全州三十里,地名「梅潭」 ,城址壕塹尚存。

湘源縣城 ,在郡西七里。天福四年改名「青湘」 ,周顯德三年遷於城內,即今柘橋舊城。

洮陽縣城 ,在州北三十五里。漢屬零陵,隋開皇九年廢,今改「州灘。」

清湘縣 在零陵郡城北。明洪武九年省之,今「長盈倉」 即其址也。

「背山亭 」 在州治旁。

甲亭 在湘山嶺,城西二里許。

欣欣亭 按《通志》,「宋李天異有詩三首,今廢。」 靜觀亭 在育德亭左。

詠歸亭 在柳山育德亭上。按《明一統志》有清湘書院,在北二里。宋守林岊因柳開讀書之地,築室館上。後守程渝請賜額,趙必愿增大之。魏了翁「記。」 明永樂間重修,又創講堂及育德、詠歸、杏壇、有本四亭,為士子遊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