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4 (1700-1725).djvu/6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架峰相為映帶,故曰「筆山文水。」

那模水 :在城東三十里。

響水 在州西南百里江涯。有石嵯岈,水由石罅出,其響如雷,因名。

那咘水 在州東七里。以上諸水俱合流於定祿江。

石龍洲 在筆架山下。江中橫露石脊,出水不盈尺,長數十丈,似龍,故名。

長沙洲 在獅子巖下,江中橫攔。

龍灣洲 :在龍頭灣下。

金竹洲 :亦在龍頭灣下。

渠樂洲 :在鬥雞山下,江中突出。

魚影灘 在石人堡,江畔。石出如魚影。

龍頭灣 在新莊村下。江流九曲,若生龍蜿蜒,故名。

《玉帶沙 》在城西江畔,明媚可人。

《金帶沙 》:在新莊村,婉秀可愛。

隆安縣

三台山 在縣東岸二里,舊名岊橫山,其來脈西,自歸德九峰山迤邐而東,歷百餘里,於斯突起。其巔有三圓峰,連如筆架,秀異出群,江水旋繞。邑侯姚居易以新學向之,易名曰《三台山。八景》之一。

金榜山 在縣東十二里思龍《九圖》魚浩村。俗名「岊雅」 ,蓋取其清雅奇觀也。峭壁聳拔,四面方正,遙望儼然金榜懸掛,故又名「掛榜」 焉。山有巖有池,巖有三層,可容千人。中有蓮花塔一座,重疊如千頃波,有一石人端坐,相傳為希夷先生。旁有擎天柱,下有石盤,仰觀巖中,如雲如錦,種種下垂,尤為奇異。山頂有天然石池,池內有天星魚二尾。巖後石壁陡立,如屏如幛。其下草木森蔚,枝條奇古,恍若僊島。其南麓一谷尤奇,從麓拾級而升,即入谷口。山勢壁立,四面垂蘿,不可名狀。中有玉女井,上有明和洞。《谷入》三層,深邃可以避世。次谷之上為雷壇,壇之深處為飛雲谷、白猿崖,橫煙繞於香爐峰,中多古木,俯下,懸絕極矣。邑侯姚居易題曰「《第一洞天八景》之一。」

東獨秀山 在縣東五里,平地獨立,翠聳如削。西獨秀山 ,在縣西六里,特起田中。

多柄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思龍七圖匠算村。嘉靖二十七年,縣令姚居易過此,刻曰《南涯過蹟》。隆慶四年,提學僉事前知左州袁昌祚履畝經此,有文刻於石壁。

火焰山 一名夜光嶺,俗名「壘堊」 ,在縣東北三十里。自歸德至武緣諸山俱卑,此嶺獨高,上有深泉,水至潔。六七月間將入暮,嶺頂即騰異火,焰徹熒煌,其大如斗,或長或短,亭亭如黃冑形。人謂金精所融洩,或微雨則愈爛焉,故名《八景》之一。

岊桑山 在縣東三十里那重村。遙望江岸六里許,有異泉,山腰通一穴,深不可測。俗傳遇大風雨即有神龍從穴而入,穴邊樹隨風倒插,其跡可驗。若值天旱,此山白雲橫鎖,片片飛上,不出三日,時雨必至,鄉人藉以占雨。」 《八景》之一。「逍遙山 」 在縣東四十里,四面大山環繞,此山特立於中,高約四、五十丈,上有靈池,不溢不竭,週圍石筍盤列,如筆架、如物形,春夏每多雲霧籠罩山內若有五音依稀托響,如鼓樂之聲,其年必豐,否則災旱。邑人因每歲候之,以卜豐歉「《八景之一》。

龍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思龍七啚》過往村。峰嶂屈曲,形如生龍,下通一孔,春流不斷。嘉靖三十七年,縣令姚居易刻有「龍山」 二大字。

龍鴉山 在縣東六十里。《西鄉六圖》隴鴉村山有石巖,週闊二十餘丈,高十丈,中有石塔二座,一座高八九丈,其正壇擺列石筍,或高或低,列坐如人,俗呼為海岸菩薩。壇前二團石一座,高六七丈,中有一石,酷肖人形,旁石若齒若角,狀類蓮花,俗呼觀音坐蓮。又一石形如舞鳳,頂上有石,光圓如日,俗呼丹鳳朝陽。又有二團石,龜形綠色,若相逐然。又有二渦石,四角端正,似碁盤然上下無竅,自有泉潤。巖門賓山有八石人,俗曰八仙賀壽。又一石尖形如女子捧物,俗曰「王母蟠桃。」 縣令姚居易刻「僊洞」 二字,何一麒刻「迎僊洞」 三字。洞果奇絕,八景之一。

蓋橋山 在縣南三十里。高二十餘丈,在思龍、《九圖》龍扶村外。山上有巖,巖前有古木條橫架為橋。相傳神力所設,自神農時至今不朽云。石人山 ,在縣東二十里思龍、《九圖》博浪村上有一石,端坐山巔,絕似人形。隔江下岸又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