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4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卷目錄

 南寧府部彙考三

  南寧府公署考

  南寧府學校考

  南寧府戶口考

  南寧府田賦考

  南寧府風俗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四十三卷

南寧府部彙考三

南寧府公署考     府縣志合載

本府

南寧府治 在城中稍南,周圍坦平,至府後突起盈丈,即五花嶺之中脈也。明洪武三年,同知王驪始建。永樂中,知府李晟修之。弘治間知府劉芳又修之。正德八年知府汪獻復修。中為堂曰「忠愛」 ,進則穿堂、後堂舊有雙梅堂、瑞文堂,久廢,再進則太守之衙,清風臺之舊址也。嘉靖四十二年,知府方瑜修之,題曰:「清風館。」 後有高明樓,有易安軒,有記。

皇清初,止存大堂一座、中堂一座、「高明樓一座、中堂。」

左側官衙一座,康熙五年,知府張文明於高明樓前建造「太守衙」 一座。至十一年,署府事周起岐於大堂後建造穿堂一座。堂左同知衙,順治十八年,同知薛爾賓重修,有《碑記》。推官衙,康熙六年,推官奉裁,改推官衙為通判衙。堂之右原通判衙,今毀。前則照磨知事衙。大堂左側為經歷衙。儀門內甬道有戒石亭,知府梁炫改為牌坊,今毀。儀門左土地祠,今存。聚星館,同知張貫建,為會賓之所,今圮。前有池,名「一鑑亭」 ,知府梁炫建,今圮。大門上為譙樓,右為司獄司,左為羈省所,今存。大門外有申明、旌善二亭,今廢。左陰陽學正副術二員,今廢。大堂、儀門多年傾圮,知府金先聲會同本府官員等各捐俸百金,重修大堂五間,煖閣、地平庫房、茶房、架閣庫門子房俱全。又修儀門一座,上下丹墀,左右川階;東西書吏房十八間,皂快房各一間,煥然一新,允稱粵西都郡官署之冠。

察院司 在府治東北。正堂南向,穿堂、後堂左右房,堂內外各有東廂房,儀門、大門如制。今廢。布政司 在府治左,正堂南向,有穿堂,後堂內外各有東西房,儀門、大門如制。今廢。

左江道 在府治右。正堂南向,有穿堂、後堂中衙後有樓,上下堂房,儀門大門如制。後又有「孤鶴」 、留陰、「心遠」 三亭,皆徐兵憲所作。先司後有廢園一區,徐闢除之,修葺舊射亭為孤鶴亭。其左林木掩映,作亭曰「留陰。」 園之東民舍數間,本府購之為理刑館,以其近於司後,故并入之,撤其破屋,制為「心遠亭。」 今廢。崇禎五年,黃兵憲於衙後創建後樓,衙右建「景榕堂」 ,今存。

儒學署 在府學內

遞運所 在府城外,今廢。

稅課司 在府城西門外,今廢。

預備倉 今改附《大軍倉》。

陰陽學 、醫學 今俱廢。

僧綱司 在天寧寺,今廢。

道紀司 在三清觀

宣化縣治 舊在府治南。明嘉靖二十三年,兵備陳褒、知府張健以舊址卑狹,議遷三清觀地,即今大軍倉也。正堂南向,有穿堂。後堂左為縣丞衙,右為主簿衙。後主簿奉裁,衙遂毀。東為典史廳,六房列左右兩廊。儀門外為土神祠,為獄。大門外有申明、旌善二亭。明末兵燹,衙宇盡毀。今縣治權移民房,基址窄狹,不能創建庫獄及縣丞興史衙宇,且又北向陰幽。知縣張瓊正在詳請議遷。

武職公署 ,明設。有南寧衛堂門各備,左為經歷廳,右為知事廳,前為四所衙舍。堂外左為左江道、中軍廳,後改為典史廳,右為鎮撫司,為衛獄。兵燹後俱圮,僅存地基,為兵丁占住。

左江鎮署 在縣學右,係民房。

中營公署 在府治南

左營公署 在東門城內。

右營公署 在城外下郭街。

前營公署 在府治南

思南城守中軍公署 在府治內。

公衙門 在府治前南。以上各衙,俱借住民房。演武場 在城西北外三里。大堂三間,本道張元芳額曰:「風清嶺表。」 內堂三間,額曰:「退食。自公」 左右有府廳一間,縣廳、衛廳各一間,今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