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4 (1700-1725).djvu/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小演武場 在城外東北。有關帝廟一座,面前演武堂三間,屏牆一樹。明季兵燹,圮廢。

儒學署 在學內

「陰陽學 」 、「醫學 俱廢。」

「僧會」 、「道會」 二司 俱廢。

舊驛館八 今廢

舊巡檢司八 今廢

外州縣

新寧州治 在城東門內。隆慶六年開州創建大堂一座,後堂一座,內宅一座,宅旁書房一座。大堂左建庫房,堂之兩廊為六房,儀門一座,儀門左為土穀祠,大門一座。大門左為吏目廳,門右為禁獄。今皆重修未備。

儒學署 在學內

僧正司 在寺內

「道正司 」 ,在觀內。

演武場 在城外東南隅。

隆安縣治 。明嘉靖十二年,知府喻義創建正堂三間,額曰「牧愛宜民。」 川堂一間,萬曆十一年,知縣張邦燮見規模狹小,復增飾之,扁曰「戴星堂。」 十六年,知縣袁璧又修補。後衙一座二間,左右廚房一間,書舍一座。旁廊六間,井一口,後有園塘。正堂內兩廊為書吏六房,左右為皂隸亭。正堂前為捲棚,前扁曰「青天白日」 ,後扁曰「甘雨和風」 、「甬道」 、戒石亭。堂之左為幕廳、右為架閣庫,始建預備倉。縣堂之左為耳庫房,右為儀仗庫,兩旁欄杆。儀門之左為土地祠三間,右為監房一所,周圍繚以牆。大門一座。《規則碑》一座,在大門外。左自明季兵燹之後,頹圮者多,今止有縣堂三間,捲棚一座。左側幕廳三間,倉房三間,右側庫房一間,兩廊書辦茆房六間,堂後川堂一間,內後衙平房六間,左右廚房二間,下房二間,外儀門一座,左土地祠三間,右監房一所,大門一座。餘俱無存。

典史署 原在縣大門之左。官堂三間,後衙三間,書手房一間,門樓二間。嘉靖二十八年,典史葉茂建。明季頹圮。今移設於縣治左街,止存官廳三間,後茆房三間,廚下茆房二間,「旌善」 、「申明」 二亭,亦頹圮無存。

分司署 在縣治南門內。嘉靖十四年,章珪建。正堂三間,扁曰「端揆貞度。」 萬曆十六年,知縣袁璧重修。後堂三間,川堂一間,左右廚房二間,左右各廊房二間。大門一座、儀門一座、候廳一間,今俱無。

千戶所 二座各三間,大門一間。嘉靖四十五年裁革,廢為書院。知縣張邦燮改為「西城社學。」 明季頹圮無存。

那樓寨巡司 原在縣西二十五里那樓村。明季衙宇頹廢,空遺舊址。

馱演寨巡司 原在縣西北三十里馱演村。明季衙宇頹廢,空遺舊址。

那造驛 洪武三年設,舊在那莊,繼遷城北外地。嘉靖四十五年裁革,衙宇遺址猶存。

倉廒 設縣治後,後改為千戶所。知縣姚居易重建於幕廳後。倉一座六間,倉廳三間,日久頹廢,改為縣衙書舍。知縣張邦燮復於幕廳左,置預備倉一架。萬曆十五年,知縣袁璧以規模狹小,創建大倉於西城內。倉廒二座,各三間。倉廳三間,左右書吏房二間,左右皂隸亭二間。大門三間,門子房二間,俱明季頹圮。今於縣堂之左,置倉廒三間,備貯米穀。

「演武場 」 在西門外,僅存基址。

醫學 設在分司後,地一座三間,門亭一間。知縣袁璧建,有《記》。明季頹圮。

僧會、道會二司 在縣西,原係「三教祠」 ,知縣袁璧改立扁額,明季頹圮。

鄉約所 久廢

養濟院 :正廳一間,大門一間。知縣何一麟原建於縣東門外空地。明季頹圮,基址俱廢。「漏澤園 」 在馬挽嶺。

橫州治 在城內西南隅。明洪武二年,知州薛明理建。宣德八年,判官盧深重建。成化十七年,知州羅文會復修。中為堂,有後堂,左為知州衙,右為吏目廳。堂之前,左右六房,東南為土地堂,前為儀門,門東為判官衙。嘉靖二十五年,判官江汝瑞重修。西為獄,又前為大門。門外右為申明亭,左為旌善亭。陰陽醫學。

皇清郡侯佟淮年見州治圮壞,且僻在西南隅,遂遷。

於大街《世科》坊之左為公署,後堂各三間,中堂三間。堂之左、右兩廊為六房,前為儀門。儀門右為獄,獄右為吏目廨。儀門左為判官廨,「為寅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