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4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間,郡守蕭蕙、劉芳、李津相繼修飾。中為大殿,兩翼為東西廡,前為戟門,又前為櫺星門,有宰牲房、神廚、明倫堂。堂之後為敬一亭,御製碑在焉。後敬一亭改為尊經閣,左右為四齋,曰「志道」 、「據德」 、「依仁」 、「游藝。」 門外有半月池,護以石欄,障以屏牆。有箴亭、射圃、「公廨。」 嘉靖十六年知府郭楠,二十二年知府朱黼,二十九年知府王貞吉先後重修,規制悉備。又於戟門左建文昌祠。兵燹後,僅存櫺星㦸門正殿、文昌祠,餘俱圯。

皇清康熙四年,知府虞宗岱、同知劉光榮、訓導劉上

傑倡修明倫堂

學田 南鄉田五十九畝六分二釐,額糧米二石五斗,額租銀六兩正,逐年起解。

學塘 額租銀八錢。逐年起解。

平峒吳邨田一十二畝三分八釐有零,該米五斗正。地僻,久荒。

宣化縣學 。明洪武三年建於城之西北。正統二年,御史唐慎改遷城內。正統十一年,知縣盧彰重建廟學。正德十六年,知縣盛瀧重建堂齋、門舍。嘉靖八年遷附府學之右,廟總於府學,十年更定如府學制。二十九年,知府王貞吉重修,有明倫堂,堂後建啟聖祠,祠左為名宦祠,祠右為鄉賢祠。明倫堂左右有齋,東曰「進德」 ,西曰:「修業。」 有儀門、大門、箴亭、植松亭,陳大綸有記,今俱圮廢。

敷文書院 在城內之北,縣學舊址。明嘉靖七年都御史王守仁建。有正廳、東西廊房。後廳塑陽明像,春秋祭之。後有田塘園地。十六年知府郭楠重修。萬曆十一年兵備道陳紀重修,有《記》。東泉書院 在城內。嘉靖六年建,以祀督府東泉姚公鏌。歲久頹敝,猥褻殊甚。嘉靖四十二年,知府方瑜以為不稱,奉東泉公像,安於敷文書院,與陽明王公並祀焉。迨明末兵燹,書院圮廢,基址為兵占居。左江道宋翔、知府韓章、通判顧鼎植、縣令張瓊取復原地,捐資建造大門一座、大堂一座,後堂立陽明像,規制煥然一新。書院右修復「報德祠」 ,以祀文成宋公諱寅秋,士民感其表章文成之功,並建祠附於左。

東郭書院 在城東一里。明嘉靖二十九年,知府王貞吉毀千佛堂為之。中廳額曰:「幼學壯行。」 東西齋舍大門。郡人熊林作記。今圮。

西郭書院 在城西一里。明嘉靖二十九年,知府王貞吉毀崇善寺為之。有正廳,扁曰「尊賢育才」 ,有後廳,前大門,左右房舍。郡人鄧繼科作《記》。碑石現存。書院圮廢。

中郭書院 在城西五里。明嘉靖二十九年,知府王貞吉廢堡平寺為之。有前廳、後堂、東西齋舍、大門。郡人潘槐作《記》。今廢。

上郭社學 以三界廟為之,今廢。

衣錦社學 在下郭,以神霄廟為之,今廢。府後社學 在府治東。明嘉靖七年,知府蔣山卿建,今廢。

官塘社學 ,廢,金牛寺為之,今廢。

凌鐵社學 廢。寶聖寺建,今廢。

學田 西鄉田三十六畝八分,額官米一石零八升,額租銀三兩六錢八分,逐年起解。

西鄉田一十八畝,額官米一石一斗,租銀一兩七錢,逐年起解。

西鄉田四十畝,額官米六斗三升六合,租銀四兩正,逐年起解。

西鄉田三十二畝,額官米一石六斗,租銀三兩二錢,逐年起解。

平峒吳村田一十二畝三分八釐有零,地僻荒絕。

外州縣

新寧州學 ,舊為宣化四峒地,向無學校。明隆慶六年,左江道霍與瑕開建州治,詳請建立學宮。卜地於城內東隅。正殿一座五楹,殿前東西廡各五楹,殿後建明倫堂,殿左建啟聖祠,兩廡前建戟門五楹。戟門外為泮池,池外櫺星門,門外築照牆。戟門左為名宦祠,右為鄉賢祠。東西齋、敬箴亭在明倫堂前。學正衙在學右,年久傾圮,先後相繼修葺。至崇禎十三年,知州王文林重修,煥然聿新。兵燹後,又皆頹壞,尚未修復。學田 、學田稅二頃一十二畝二分五釐八毫三絲,額糧米三石零六合九勺有奇,坐落一都五圖,額租銀九兩,內除納錢糧銀六兩一錢八分五釐二毫,又內除荒銀二兩,尚實存銀八錢一分四釐八毫。

隆安縣學 明嘉靖七年,縣治始立。嘉靖十六年,知縣章珪建。學在城內東南隅,規制狹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