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7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卷目錄

 臨安府部彙考二

  臨安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臨安府城池考

  臨安府關梁考

  臨安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七十二卷

臨安府部彙考二

臨安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通志

本府。建水州附郭。

瀘江堤 去府治一里,灌田甚廣。明隆慶間,因三河之口增壩,沙泥日壅,歲決為患。萬曆四年,兵備副使許宗鑑修濬,置田徵租,以備疏築之費。民感之,曰「許公堤。」 二十七年,兵備副使漆文昌、知府張守剛相繼築堤改河。然河壩未撤,未幾復決,至今為患。

大壩 ,去府城六里,民自築。

馬蝗溝 在府西北五里。

馮家山塘 在小寨後坡頂。寬二里許,闊半里許,旱澇賴以蓄洩。

青雲橋河 按《建水州志》:「此為漬水,由馬家沖出青雲橋,至中所營,與南莊河合流,兩岸田畝久經衝沒,急資修築。」

馮家山塘 在城東小寨後坡。頂寬一里許,闊半里許,田畝賴以蓄洩。

大水塘 在城東一里。四時不涸,魚味甚嘉。清泑塘 在城東十五里。此為有本之泉,旁多樹木。居民享其利者,時禱祀之。

蒲草塘 :在城南十五里。水源弘沛,聚若小湖,灌田甚廣。

王家塘 :在城南六里,引水灌田。

滾沙塘 在城南十里,溉𤞑𤞑村一帶。楊公泉 在城北四十里。康熙三十年,知州楊緒爵開鑿,濟田四千畝,居民祠祀之。

大清水塘 :在城東五十里,廣二、三里。半壁枕山,蒼翠欲滴。岸邊田畝,居民桔槔以濟。

渾水塘 一在城南三十里。一在城西北三十里。

冷水溝 在城北四十里,清流不竭,灌溉甚多。石屏州。

酸水塘 在州西,闊三里許。

老湖 在州南三十里。廣闊五里許,築堤蓄水備旱。

西堤 州西一里,即楊柳壩。

皇清康熙八年,知州劉維世鑿堰,長八十餘丈。因時

啟閉灌田數千畝按《州志》作三閘。聚彌勒溝一帶水。仲秋閉閘。孟春啟之。分水十一分。遠近均沾

化龍橋堤 在異龍湖邊。康熙七年,知州劉維世增築甃石,湖水不能犯。

九天觀閘 去州西三里。明萬曆間,知州曾所能移築舊堤,瀦水灌溉,中為石閘,以時啟閉,民利之。

螞蝗塘 按《石屏州志》:「在城西三里,廣闊二里許,秋冬蓄水,春夏開洩,灌溉屯田。」

草湖 在白浪小寨,去城二十五里,寬五里許,旱則赤地一圍,澇則不能栽插,利少害多。新湖 在城南二十五里,闊四里許,俱築堤蓄水備旱。

阿迷州

東堰 在州東。自南洞經東山莊至義來村,郡人王廷表率眾為石壩。

西堰 在州西,出樂蒙河,州民趙儒築堰通之,經桃川莊至甸尾。

石堰 在州南,有小河。明巡撫鄒應龍為「石堰」 ,民賴之。

西山龍潭 :在治西,匯為沼,灌溉至樂雲莊,餘派入城。

大庄水頭 各壩田,俱引此水灌溉。旱則水稍涸,不能入田。

部沼龍潭 :土人傳九十九處。龍潭頗寬廣,水悉充滿,無旱憂。

高家莊溝 ,在治西九十里,發源沙扎哨,約長三里。係土舍李思敬開造。

河西縣

東湖池 ,有二,一在通海縣東三里白馬山谷內,長四里許,寬二十餘丈,遇雨時蓄水灌田;一在河西縣南二十里,延四百步,袤三百步,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