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7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屯設守。指揮陳鏞創立土城。二十四年,指揮儲傑砌以磚石,周圍二里,高一丈七尺,開四門,「東泰和,西慶豐,南迎薰,北鎮海。」 池闊一丈八尺,深一丈,此禦城也。萬曆三十九年,知縣楊翹瀛以土寇攻劫,民不寧居,緊連禦城,建縣城於秀山之麓,築土高厚,與禦城等,周圍約二里。又于大橋建一土城,防護客店,往來商賈甚便。丁亥年,土逆沙定洲叛,寧州土官祿永命竊據通海,毀其縣城,並大橋、土城亦毀之,以故官署灰燼,民居傾蕩。今官署暫寄禦城,而禦城樓櫓盡廢,山川之秀脈不聚,官多留滯,吏多舞法,閭閻不即登熙皞之風意,風水之說,有不可誣者。

河西縣城池 ,舊無城。明成化間,知縣朱光正因民居立南北二樓,後廢。至崇禎二年,署縣周莫儀建石城,周二里三分,無池。按《河西縣志》:「城舊在螺髻山下,古休臘地。明成化間,遷普應山下上義坊。」 今城地稍因民居,立南北二樓,象城野居。萬曆四十年,知縣趙築土垣壅之。崇禎六年,巡撫蔡侃、巡按姜思睿檄署縣臨安府推官周莫儀易以石城,周二里三分,高丈餘,厚數尺,雉數百,門,鋪全無池。

嶍峨縣城池 :「明正德六年,知縣胡淮築土城,周一里三分,高一丈二尺,後漸圮。嘉靖三十年,知縣邵元善創四樓。崇禎甲戌,易磚城。」 按《嶍峨縣志》:「城闢四門,皆有樓。城高一丈三尺,周圍三百三十七丈,計一里八分,厚四尺。近河卑濕處,更立排柵以障之。年久傾壞,是非長策。嘉靖三十二年,知縣邵元善新創城樓,東」 曰《朝天》,西曰《鎮彝》,南曰《來薰》,北曰「拱辰。」 雖云可觀,尚未盡美。崇禎庚午年,改建磚城,制度稍壯,可禦外侮。歷年增修,規模略備。

蒙自縣城池 明成化二十年縣丞陳溥築,後漸圮。萬曆四十二年,邑人尹紹皋、尹紹夔,捐金建磚城,周四里三分,高一丈七尺,無池。按《蒙自縣志》:「舊無城,成化二年,縣丞陳溥始築土牆,周圍七百丈,闢四門,置樓櫓。東曰拱曦,西曰朝嶽,南曰寧清,北曰通貢。」 萬曆元年,撫軍鄒公以征蠻之役,駐師於縣,更其門之額,取象於蒙,東曰「果育」 ,南曰「時亨」 ,西曰「利禦」 ,北曰「養正。」 其後知縣歐陽暉、李時用再修之。然土性不堅,隨修隨圮。邑紳尹廷俊乃帥其子若孫捐築石城,計費萬八十餘金,因以其子孫之名名其城。東曰「奎壁」 ,西曰「皋夔」 ,北曰「禹稷」 ,而名其南曰「見湖」 ,則廷俊之號也。周四里三分,高一丈七尺。丁亥年,為流賊所平,後雖少為修補,然功大而難復,歷今迥非舊制矣。縣舊無池,明崇禎四年,邑人以寇患濬壕土,無泉脈,或言不利於民,遂止。

新安守禦所城池 先築於花丈里,名「花丈城」 ,後遷補瓦寨,距邑治十里。正德十二年修築。周圍二百一十丈。有二門:南門禦遠,北門永安。康熙二十五年所裁,今城仍舊。

新平縣城池 明萬曆十九年,知縣李先芬築土垣,周四百丈,高一丈五尺,有池。按《新平縣志》:「城闢四門,皆有樓。城高一丈八尺,周圍三百三十八丈,計一里九分零,厚五尺,計堵口六百五十七。始自萬曆二十年知縣李先芬築土城,高一丈五尺,厚三尺五寸,架椽覆瓦。城外挖壕,周匝三百五十丈,開四門,東寅陽,西阜成,南鎮。」 元,北拱極。至崇禎七年,知縣業元惠詳請改建磚城,遷於舊治之東,離五里許。後十年,知縣郭秉忠修飭標題四門。「東望五華、南薰、解慍,西連雁塔。」 北門鎖鑰,制度稍壯,可禦外侮。間年增修,規模少備。

臨安府關梁考        通志

本府。建水州附郭。

箐口關 在府西曲江北,設有巡檢。

曲江橋 在城東北百里,長三十丈,係木橋。明天順間建。萬曆三十二年,僧如淨與張國相募緣董工,鄉紳都御史王恩民「倡首創石橋,巡按御史沈正隆、兵備僉事龔雲致各捐資重修。」 「香木橋 」 在城東八十里。

三公橋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今改名「飛虹。」 瀘江橋 在城南一里。明宣德間建,跨瀘江。正德中,義民王鎬等重修,復圮。萬曆初,鄉民沈崇儒甃以石,覆以屋。

天生橋 :在城南婆羅莊哨。有石跨流,自然成橋。

白鶴橋 在城南五里,明景泰間建。按《明通志》,名百花橋。

會安橋 在城西北黑衝山下。明弘治間,徐宣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