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7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山根渠 ,在縣南七里。灌田三千餘畝。春夏之交,一淘汰之。

紅山渠 在縣東北十二里,名三營川。

三江口渠 在縣東南九里。有三水:一自寧河,一自三營,一自鳳羽。明嘉靖間,僉事王惟賢議築石堤,未果。按浪之罷谷山,洱源出焉,是為寧海,下注鄧川。嘉靖初,西澗水泛,流沙壅塞江口,淹沒民田若干畝,竟成大湖,其糧攤入里甲。今時修時壅,非大為濬治不可。

賓川州

大場曲堤 在州西北。舊為豪右利。坡底土肥可田,斷水別流,坡外之田,半為廢壤。明嘉靖間,知州朱官改水築堤而復之,歲乃收。

新渠 在龜山東。舊以乾龍、紅雀二潭不為民利,議決乾龍入鐘良溪,決紅雀入楊梅谷,墾田當至數百,亦萬世利也。

煉洞、甸頭、甸尾諸渠 ,在煉洞諸山下。舊多盜,民有棄田而去者。明嘉靖二年,兵道姜龍令土同知高崙督捕,盜屏息,民漸復業。二十五年,知州朱官作諸渠,自是荒土皆耕地也。

烏龍壩 在白塔山下。按《明通志》:「在烏龍山頂,居民瀦水灌田,壩上有廟,禱雨屢應。」

「上蒼渠 」 ,居民蓄水處。

梁王壩 在團山下,日久圮壞壅塞。明天啟間,知州楊雲起重修。

北勝州

觀音箐壩 在州治東三里。

盟莊壩 在治西三十五里。

包家閘 在治南八里

海閘 在治南七十里

河草壩 在治西南三里。

長溝壩 在治北三十里。

九龍堤 :在治西北三十里。

大理府城池考        通志

本府。太和縣附郭。

大理府城池 一名「紫城」 ,即漢葉榆地。明洪武十五年重築。明年,都督馮誠展東城一百丈,周十二里,高二丈五尺,敵臺十五座,鋪舍三十九所。池闊四丈,深八尺,開四門:東曰通海,南曰承恩,西曰蒼山,北曰安遠。城上四陲為曲樓。

皇清康熙年間,道府重修。池闊四丈,深八尺。

外州縣

趙州城池 明弘治二年,憲副「林俊築土城,周三里,高一丈三尺,池深一丈。」

雲南縣城池 即衛城,明洪武十九年建,周四里三分,高二丈三尺,池闊四丈,深二丈。

皇清康熙七年,守備葉蓁、知縣王請度、涂方昇重修。

鄧川州城池 ,舊以水患頻遷。明崇禎十三年,遷州治於鄧川驛,「建土城,周六百七丈,無池。」 浪穹縣城池 ,「明萬曆末年建土城,周二里三分,高一丈二尺。今圮無池。」

賓川州城池 ,明弘治七年築,掘地得石碑,刻「大羅城」 三字,莫攷其始,因以名城,亦以名衛。周四里三分。

雲龍州城池 明萬曆三十年,知州周憲章建立土城。

北勝州城池 ,明洪武二十九年建。指揮王佐築石城,通水壕,周五里三分,高一丈六尺。正德中,震圮,衛官相繼重修。

皇清康熙五年,士民重修。

大理府關梁考        通志

本府。太和縣附郭。

龍首關 在府北九十里。舊名「上關」 ,據蒼洱上游如龍之首,故名。為郡北要害。

龍尾關 在府南三十里。舊名下關,鎖蒼洱下流如龍之尾,故名。為郡南藩蔽。城南有橋,橋南峭壁,阻重河之險。明洪武初,將軍傅友德遣王弼由洱水東趨上關,湖海由石門關間道遶出點蒼山後立旗幟,眾見驚潰,腹背攻之,遂斬關而入,即二關是也。按《明一統志》:在點蒼山南,其右有石,長丈餘,名天橋。洱海之水過其下,兩崖石險,人不可度,又名「石馬橋。」

南門關   、北山關   、西山關 ,俱在北勝州。

雙鶴橋 在府南門外,跨綠玉溪。按《明一統志》,橋柱立二銅鶴。

安固橋 跨龍溪。明成化間,知府李遜建,後圮。弘治間,知府馬自然重建,復圮。萬曆丁丑,分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