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9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五忽

該秋糧本色米六千四百一十五石七斗五升九合七勺八撮八圭三粒。折色三錢二分米四百三十石,該銀一百三十七兩六錢。內除荒蕪無徵外,

成熟屯田三十三頃五十七畝三釐七毫六絲七忽六微五纖。

該原徵秋糧本色米一千一百一十三石九斗一升一合四勺八抄。今照河陽縣《民田上則》,每畝科糧八升一合八勺三抄

該實徵秋糧本色米二百七十四石七斗六合三勺九抄三撮六粒八顆。每米一石,編條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

該實徵《條編》銀一百七十五兩六錢九分七釐五毫三絲八忽九微九纖七塵六渺二漠。原額官田二十頃六畝六分。

該秋糧本色米四百二十一石三斗八升六合,折色六錢米一百八十五石五斗九升四合,該銀一百八兩三錢五分六釐四毫。除荒蕪無徵外,

成熟官田四頃四十四畝六分二釐;

該原徵秋糧本色米九十三石三斗七升二勺。今照河陽縣《民田上則》,每畝科糧八升一合八勺三抄

該實徵秋糧本色米三十六石三斗八升三合二勺五抄四撮六圭。每米一石,編條銀六錢三分九釐五毫八絲三忽。

該實徵《條編》銀二十三兩二錢七分一釐一絲一忽一微二纖六塵八渺三漠。

原額馬場銀二百六十六兩六錢一分六釐七毫。內除荒蕪無徵外,

實徵銀一百四兩二錢九分八釐。

亦佐原額民地五十六頃五十九畝三分四釐七毫二絲。每畝科稅五合五勺三抄。

該夏稅本色麥三十一石二斗九升六合一勺九抄一粒六顆。

原額「彝方原無地畝,免丈,照納夏稅本色麥四十石」

原額、民田五頃六十八畝六分五毫

該秋糧本色米一十一石九斗四升七勺五撮。原額「彝方原無田畝,免丈」 照額辦納秋糧本色米九十石三斗三升六勺。

原額《條編》俱係營火村寨辦,納銀七百五十五兩三錢七分五釐九毫。又額辦金價銀二兩九錢四釐六毫二絲四忽五微一塵六渺。又額辦「協濟站」 銀二十二兩。又每石編地畝銀一錢一分四釐八絲三忽,該銀十九兩八錢一釐九絲九忽九微六纖三塵五渺。共條編銀八百兩八分一釐六毫二絲四忽四微六纖五塵一渺。霑益州額內就近割歸中下二五營彝地免丈額辦夏稅本色麥九石六斗四升一合八勺,該條銀二兩八錢九分二釐五毫四絲。

平彝寄莊夏稅本色麥一石五升。

余家堡田二十五畝

該秋糧本色米七斗五升一合七勺七抄五撮,條銀三錢七分五釐三毫九絲五忽九微一纖四塵三渺三漠。

平彝寄莊免丈田畝秋糧本色米二十二石六斗九升六合三撮。

條銀一十一兩八錢五分七釐四毫七絲三忽九微八纖八塵六渺四漠。

中、下二、五營彝田免丈,照額辦納秋糧本色米二百七十九石七斗五升九合九勺七抄四撮。除荒蕪無徵外,

實徵秋糧本色米二百四十三石四斗一升九合六勺一抄六撮。

實徵條銀七十三兩二分五釐八毫八絲四忽八微。

以上額徵《條編》馬場銀一千二百六兩一錢三分六釐五毫六絲二忽三微四纖四塵一渺三漠。

額徵丁差銀三百一十四兩七錢八分。

起運

銀八百四十四兩四錢九分五釐六毫六絲二忽三微四纖四塵一渺三漠。

存留

銀六百七十五兩八錢四分。

額徵本色夏稅麥一百四石八斗四升六勺八抄一撮六圭一粒六顆。

本色秋糧米六百八十石二斗二升八合三勺四抄六撮六圭六粒八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