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二十五里,恆多山坂,名飛狐口。 按《白虎通》,巡狩北方為恆山。恆者,常也,萬物伏藏於 北方,有常也。《尚書大傳》曰:「五岳,謂岱山、霍山、華山、恆 山、嵩山也。」
按《風俗通義》,「五嶽恆山,恆者,常也,萬物伏藏於北,方 有常也。」廟在中山上曲陽縣。
按:《晉書地理志》,「常山郡,上曲陽。」〈註〉恆山,在縣西北,有 坂號「飛狐口。」 按:《魏書地理志》,中山郡上曲陽〈註〉有恆山。
按:《隋書地理志》,「恆山郡滋陽。」〈註〉有大茂山。
博陵郡「恆陽。」〈註〉有恆山。
按:《唐書天文志》:「大梁析木以負北海,其神主于恆山。」 《地理志》:定州曲陽〈註〉本恆陽,元和十五年更名。是年 又更恆岳曰「鎮岳。」有岳祠。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常嶽在定州曲陽縣西北。 《郡縣志》:『在縣北一百四十里,常水所出』。」《職方》:并州山 鎮曰恆山,是為北嶽。
《歷代州域》,總敘唐十道,「河北道」常、嶽在焉。
按《太平御覽地部》,北嶽恆山,《常山圖經》曰:「在縣西北 百四十里。」《尚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有恆水出 焉,其下有祠。」晏天王按:《山記》曰:「高三千九百丈,方三 十里,周迴三千里,上有太元之泉,神草十九種,道者 服之成仙。」又太史公云:「北嶽有五名,一名蘭臺府,二 名列女宮,三名華陽臺,四名紫微宮,五名太乙宮。或」 云大茂山,上至四百餘里,號飛狐之口,有率然蛇。《孫 吳論兵勢》,《管子》曰:「其山北臨代,南俯趙,東接河海之 間,早生而晚殺,五穀之所蕃熟,四種五穫焉。」楊固《北 都賦》曰:「茂丘,茂山也」,蓋恆岳別名。泒水從西來甚大, 至茂山之西,伏於地,過山而復出,其大如初,世言避 恆之靈。
按《三才圖會》《恆山圖考》:恆山,五嶽之北嶽也,在山西 大同府渾源州。《周官》:并州,其山鎮曰恆山。《風俗通》曰: 「恆,常也,萬物伏。北方有常,亦謂之常山。高三千九百 丈七尺,上方三十里。有太元之泉。神草十九種,服之 可度世。」《管子》云:「其山北臨代,南俯趙,東接河海之間。 早生而晚殺,五穀之所蕃熟,四種五穫焉。」《後魏書》云: 「道武帝立廟于其上,置侍祀九十人,歲時祈禱,水旱 至。文成帝東巡,親禮其神焉。」
又云:「北嶽在渾源州之南,為舜北巡狩之所,恣生于 天,縱盤于地,其胸盪高雲。其巔經赤日,循坡東迤嶺 北而上,是多珍花靈草,姿態不類,桃芳李葩,映帶左 右。山半俯窺,高如緣虛,歷空上七里,是為虎風口。其 間多橫松彊柏,狀如飛龍怒虯,葉皆四衍。登眺三里, 始至嶽廟之上。上有飛石窟,兩崖壁立,豁然中虛,相 傳飛于曲陽縣,今尚有石突峙,故歷代怯升登就祠 于曲陽,以為亦嶽靈所寓也。又數十步許為聚仙臺, 臺上有石坪,東則漁陽上谷,西則大同以南,奔峰來 趨,北盡渾源雲中之景。南目五臺,隱隱在三百里外, 而翠屏、五峰、晝錦、封龍諸山,皆俛首伏脊于其下。」 按:《潛確類書區宇部》:「恆山在渾源州,即」北嶽也。《水經》 謂之「元嶽山。」多奇花靈草,映帶左右,斧斤不敢入。上 有飛石窟,兩崖壁立,豁然中虛。相傳飛至曲陽縣。歷 代怯升登者,就祠于曲陽,以為嶽靈所寄也。
按《圖書編》:《山西山考》,「恆山在山西大同府渾源州南 二十里,即北嶽也。《水經》謂之元嶽。」其山高侵霄漢,舜 北巡狩至于恆山,即此山。有天峰嶺、大茂山、安王石、 龍泉觀及通元谷、步雲路、望仙嶺、碧峰障、虎風口、集 仙洞、白雲堂、紫芝谷、潛龍泉、琴棋臺、會仙府、聚仙臺、 得一菴、夕陽巖、白虎峰、古老嶺、石脂圖、白龍洞。 按《山西通志山川》:「恆山在大同府渾源州南二十里, 即北嶽,亦謂之元嶽,其山高侵霄漢,山之頂名天峰 嶺,下建北嶽觀,觀側有飛石窟,上建后土祠鎮之。觀 前風如虎吼,名虎風口。觀東南五十里有潛龍泉,歲 旱禱雨輒應,又能愈疾,上建龍泉觀。觀之東有夕陽 巖,巖下有通谷巖,東面有碧峰障,東南有」古老嶺,嶺 下有白虎峰。觀之北峰頂百餘步,有琴棋臺、會仙府、 聚仙臺、得一菴。又東北有白雲堂,初入山,有道名「步 雲路」,行數里有翠雲亭。上亭坡有望仙嶺,東半崖有 集仙洞,東北有紫芝峪,西南有石脂圖。今釐正祀典, 始遣官祭北嶽於此。
按《雲中郡志山川》:「恆山在渾源州南二十里,初入山, 迤邐而上,有步雲路、翠雲亭。其巔最高處,名天峰嶺。 嶺之下建北嶽觀,觀之側有飛石窟,其前有虎風口。 東南五十里有潛龍泉,禱雨輒應,又能愈疾。其東有 夕陽巖、通元谷、碧峰㠉,其東南有果老嶺、白虎峰,其 北有琴棋臺、會仙府、聚仙臺、得一菴。而東北又有白 雲堂」、望仙嶺,東半壁有「集仙洞」,東北有「紫芝谷」,西南 有《石脂圖》諸勝。
柏山與「恆山」相連,多柏,故名。
按《渾源州志》:山川恆山在城南二十里,即北岳,為并 州鎮,山頂建岳廟,有十八景,詳見《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