轘轅山,在登封縣西北二十八里,一名崿嶺。《十三州 志》曰:「轘轅道凡十二曲。」《史記》:「禹通轘轅,後為關。」東漢 何進所置八關之一也。《左傳》:「晉欒盈過周,王使候出 諸轘轅。」即此。
大熊山在登封縣東四十里。《唐詩》稱「交崖山。」山形陡 峻,惟有東西兩徑,東徑自王莽坪緣山脊而上,路甚 險。西徑自孤石溝而入,溝盡處折而南,則大熊之西 巖也。東巖有仙人洞,稍南有黃龍潭。
倚箔山,一名天箔山。《名勝志》曰:「其形峭峻,望如立箔。 西北崖下有石鐘乳。」《唐書》云:「貞觀七年,採鐘乳於倚 箔山」,即此。
石淙山在登封縣東南三十五里,峰攢水繞,一邑奇 觀。唐則天武氏與群臣會飲於此,其跡尚存。
盧巖在太室東,唐盧鴻隱處。其巖削壁千仞,瀑布水 飛流而下,姿態萬狀,最為奇觀。東有盧徵君祠,前有 飛泉亭。澗中石壁有紋如墨,畫水波之狀。明袁宏道 題「墨浪石」三字。
蝌蚪巖,《名勝志》曰:「嵩山之東有蝌蚪巖。」《嵩高山記》曰: 「漢張芝於此獲蝌蚪古書。」
虎口巖在太室之奧。唐李筌得《黃帝陰符本經》於此。 赤腳巖,在嵩山南麓,相傳仙人張赤腳嘗憩息巖下。 錦帶巖,在太室南,啟母石之左。巖高無際,中有五色 石一層,望之如束帶然。
摘星巖,在少室之東,壁立如岑樓。
摩蒼巖,在缽盂峰最高處,有石曰「覓心臺。」文太青命 焦復亨改書此名。
柏廈巖,「在少室山東。巖勢削直,其高無際,半壁見一 洞門,上有古柏覆之,如廣廈。」
東巖。昔白龜年至嵩山,遙望東巖古木,簾幕匝地。步 至其傍,見一人曰:「吾李白也,為中嶽辟掌牋奏,已百 年矣。」因贈龜年書一卷,讀之能辨禽獸言語,即此。 棲靜崖在中峰東南稍下三里許,有石巖形如半舫。 其間地僅丈許,上下壁削。遊人於崖西穿石竇,駕木 蛇行以度。巖中石隙滴水不絕,置器盛之,可資棲飲。 《舊志》稱為「高登」,為更今名。
玉黃峽在少室正東。峽中多黃石,光潤如玉,故名。 待仙峽在玉黃峽之南,山勢奇險,此為更甚。兩巖巉 峭,聳出雲霄。峽之將盡處,有小坪,相傳有唐李拾遺 祠。明陳文燭《記》。「西北有柏洞。」
《鬼谷》在告成城北,「鬼谷子學仙處。」
潁谷在陽城山之東。《左傳》「潁考叔為潁谷封人」,即此。 逍遙谷,在太室南,唐潘師正所居,太宗幸焉。亦名承 天谷。
《紫虛谷》,在嵩山之陽,宋張昇結庵其中。
柏谷,在少室西北,去少林寺五十里。《西征記》曰:「谷中 無回車地,柏林蔭靄,窮日幽暗,殆弗睹陽景。」裴漼《少 林寺碑》云:「群峰合沓,深谷逶迤,複磴緣雲,傍臨鳥道。」 其險可想見也。隋開皇中,詔賜少林地百頃,稱柏谷 屯。唐太宗致書少林寺,乃稱柏谷塢。
萬安山在洛陽縣東南四十里,一名大石山,漢時名 石林,馬融《廣成苑賦》云「金門石林,殷起乎其中」是也。 山高二千丈,危峰邃谷,冠乎洛陽。其麓有彭婆塚及 唐姚崇墓。
猴山在鞏縣東南二十里。山勢高峻,其形如猴。晉王 亥隱此。〈按猴山嵩高志作侯山〉
趙封山,在鞏縣南四十里。宋種茶此地,封之,以禁樵 採,故名。
虎頭山在鞏縣南門外,僅接城垣,形類虎,故名。知縣 吳三仁改名「南極山。」
青龍山在鞏南四十里。其山穹窿,在宋太祖陵左,故 名。
黑雲山在鞏縣南六十里。昔成湯禱雨處。傳聞禱畢, 有黑雲起於此山,故名。
緱山,在偃師縣南四十里,孤峰突出,周靈王太子晉 昇仙於此。〈按緱山另有部茲不具詳〉
荊山,在閿鄉縣南三十五里。黃帝採首山之銅,鑄鼎 於此。
按《洛陽縣志山川》,嵩山屬登封縣,然與伊闕等山聯 絡綿亙,舊志亦列其名,今從之。
《萬安山 語》同。《府志》。
按《偃師縣志山川》:「萬安山在縣治南五十里。」
浮山:在縣治南五十里緱氏堡。
馬鞍山在縣治南六十里,與少室山相接,以形名。 「燄光山」在馬鞍山下,五峰並列,如火燄然,故名。 「香爐山」在縣治南六十里,當馬鞍、少室之門,巑岏尖 峭,如博山爐形,故名。
佛光峪在萬安山下。俗傳昔有佛放光於此,故名。 豢龍巖,與緱山近。
石室巖在馬鞍山上。穹窿如室,俗呼為「瓦間堂。」 滴水巖在佛光峪。崖中有泉滴水,故名。
浮丘洞,在東南仙君堡,天台道士浮丘公修道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