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8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有天井,其中多蛟龍,但投身入井,自當出。若餓,取井 中物食墜者。」如言,半年許,乃出蜀中,歸洛下。問張華, 華曰:「此仙館大夫所飲者玉漿也;所食者龍穴石髓 也。」

《晉書王猛傳》:「『猛字景略,北海劇人也,家於魏郡,少貧 賤,以鬻畚為業。嘗貨畚於洛陽,乃有一人貴買其畚, 而云無直,自言:家去此無遠,可隨我取直』。猛利其貴 而從之。行不覺遠,忽至深山,見一老父,鬚髮皓然,踞 胡床而坐,左右十許人,有一人引猛進拜之。父老曰: 『王公何緣拜也』?乃十倍償畚直,遣人送之。猛既出,顧」 視,乃《嵩高山》也。

《太平廣記》:宋元嘉中,有王胡者,長安人。叔死數載,忽 形見,還家語家人云:「吾今欲將胡遊歷幽途,使知罪 福之報,觀畢當還,不足憂也。」胡即頓臥床上,泯然如 盡。叔于是將胡來至嵩高山,諸鬼遇胡,並有饌設,其 品味不異世中,惟薑甚脆美。又至一處,屋宇華曠,帳 筵精整,有二少僧居焉,亦為設雜貨檳榔等。胡遊歷 久之,備見罪福苦樂之報,乃辭歸復活,遂赴嵩山遊 學。偶入寺,于眾中忽見前二少僧,故大驚,與敘乖闊, 問何時來。二僧答云:「貧道本住此寺,往日不意與君 相識。」胡復說嵩高之遇,眾僧云:「君謬耳,豈有此耶?」至 明日,二僧不辭而出。胡具告諸沙門,敘說往日嵩山 所見,眾咸驚怪,即追求二僧,不知所往。

《廣古今五行記》:魏孝文太和中,有人避瘧于太室廟, 見太武來造神,因言:今日朝天帝,帝許移都洛陽,當 得四百年。神言:「昨已得天符矣。」太武出神謂左右曰: 「虜性奇貪,天符但言四十」,而因言四百。明年孝文遷 都洛陽,後果得四十年。

《報應記》:「隋蒯武安有巨力,善弓矢,常射大蟲。會嵩山 南為暴甚,往射之,漸至深山,忽有異物如野人手開 大蟲皮,冒武安身上,因推落澗中,及起已為大蟲矣, 惶怖震駭,莫知所為。忽聞鐘聲,知是僧居,往求救,果 見一僧念金剛經,即閉目俯伏,其僧以手摩頭,忽爆 作巨聲,頭已破矣。武安乃從中出,即具述前事,又撫」 其背,隨手而開。既出,全身衣服盡在,有少大蟲毛,蓋 先灸瘡之所粘也。從此遂出家,專持《金剛經》不輟。 《嵩高志古碑》云:「唐蜀僧法藏來遊嵩山,路逢一梵僧, 語次便托附一書與竹林寺上座,且曰:『是寺隨機應 緣,隱現不常,但到嵩嶽寺,入石三門,登逍遙臺望之, 山腹是也』。法藏至嶽寺,袖書登臺,逢一」老人,訪問之, 老人曰:「隨吾手看。」但見梵剎崢嶸,天花亂墜,有二童 子來迎入寺,參禮堂中上座投書問次,忽見天使持 書,帝釋請五百尊者齋。須臾鐘磬齊鳴,觀諸尊者攛 錫擲盂,或騎獐虎,或乘龍象皆去。上座呼「法藏乘雲」, 同到天門。帝釋出迎,樂作,昇殿布齋,嚫三銖絹。法藏 執絹,心生愛著,忽覺身墮巖前,天宮聖寺都失,絹猶 在袖,尋徑復到巖寺。眾僧問故,法藏曰:「我幸入竹林, 隨諸尊者赴帝釋齋,因得嚫三銖絹,心生貪羡,不覺 身墮巖前,聖境都失矣。」僧曰:「汝為出家人,得至聖寺, 同諸尊者受天王供養,何故未除流俗,愛物生心乎? 今此天絹,非汝用物,當獻至尊。」法藏具表進於朝,明 皇受之,倍加宣賜。後巖洞聖跡屢常應現焉。

《紀聞》:唐先天中,有田父牧牛嵩山而失其牛,求之不 得,忽見山穴開,中有錢焉,不知其數。田父入穴負十 千而歸,到家又往取之,迷不知道,逢一人謂曰:「汝所 失牛,其直幾耶?」田父曰:「十千。」人曰:「汝牛為山神所將, 已付汝牛價,何為妄尋。」言訖不知所在,田父乃悟而 歸。

《道書》:天寶中,中嶽道士顧元續嘗懷金遊市中,歷數 年,忽遇一人強登旗亭,扛壺盡醉,日與之熟,一年中 輸數百金。其人疑有所為,拜請所欲,元續笑曰:「予燒 金丹八轉矣,要一人相守,忍一夕不言,則濟吾事。予 察君神靜有膽氣,將煩君一夕之勞,或藥成相與期 於太清也。」其人慨然許之,遂隨入中嶽,上峰險絕,巖 中有丹竈盆,乳泉滴瀝。元續取乾飯食之,即日上章 封鼎。及暮,授以一版云:「可擊此,知更五更當有人來 此,慎勿與言也。」其人曰:「如約。」至五更,忽有數鐵騎呵 之曰:「避。」其人不動。有頃,若王者,儀衛甚盛,問「汝何不 避」,令左右斬之。其人如夢,遂生於大賈家。及長成,思 元續不言之戒,父母為娶,有三子。忽一日妻泣:「君竟 不言,我何用男女為?」遂次第殺其子。其人失聲,豁然 夢覺,鼎破如震,丹已飛矣。

《唐闕史》,京兆韋氏子,舉進士,門閱甚盛。嘗納妓于洛, 顏色明秀,尤善音律。韋曾令寫杜工部詩,得本甚舛, 妓隨筆改正,文理曉然。是以韋頗惑之。年二十一而 卒。韋悼痛之甚,為羸瘠,棄事而寐,意其夢見。一日家 僮有言「嵩山任處士者得返魂之術。」韋召而求其術。 任命擇日齋戒,除一室,舒幃于室,焚香,仍須一經,身 衣,以導其魂。韋搜衣笥,盡施僧矣,惟餘一金縷裙。任 曰:「事濟矣。」是夕絕人屏事,且以暱近悲泣為誡。然蠟 炬于香前,曰:「睹燭燃寸,即復去矣。」韋潔服歛息,一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