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1 (1700-1725).djvu/1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飛來。支分而回拱者,曰靈鷲,曰稽留,曰月桂蓮花,盤

礡照曜,爭奇競秀,乳漉泠泠,大旱不絕。

「北高峰石磴數百級,曲折三十六灣,浮屠七層。唐天 寶中建,會昌中燬,錢王復修之,宋咸淳七年復燬。」群 山屏列,湖水鏡浮,雲光倒垂,萬象在下,漁舟歌舫,若 鷗鳧出沒。煙波遠而益微,僅覿其影。西望羅剎江,若 匹練新濯,遙接海色,茫茫無際。郡城正介江湖之間, 委蛇曲折,左右映帶,屋宇鱗次,草木雲蓊,鬱鬱蔥蔥, 悉歸眉睫。山頂舊有望海閣,今廢。

「南高峰」在南北諸峰之界,羊腸詰屈,松篁蔥蒨。塔居 峰頂,晉天福間建,宋崇寧、乾道兩度重修。元季燬。舊 七級,今存五級。塔中四望,則東瞰平蕪,煙消日出,盡 湖山之景。南頫大江,波濤洄洑,舟楫隱見沓靄間。西 接巖竇,怪石翔舞,洞穴邃密。其側有瑞應像,巧若鬼 工。北矚陵阜,陂陁曼衍,箭櫪叢出,麰麥連雲。山椒巨 石屹如峨冠者,名「先照壇」,相傳道者鎮魔之所。峰頂 有缽盂潭、潁川泉,大旱不涸,大雨不盈。 潭側有白龍 洞、龍王祠,今廢。

理公巖,在天竺山靈鷲峰之左,飛來峰之陰。昔慧理 冥息于此。慈雲法師所謂「訪慧理之禪巖,弔客魂之 山館」是也。元時,西僧楊璉真伽于巖上遍鐫菩薩羅 漢之像。

玉女巖,在靈隱山南,俗名叉兒山。顧野王《輿地志》云: 「靈隱山南有玉女巖。」

石屋洞,在南高峰下。洞高廠如屋,周圍鐫《羅漢》及諸 佛像。洞色蒼翠,其竇深窈若螺形,極底有泉。

天池洞,在南高峰之南。山半石筍躍起,架虛壁立。上 有穴滀水,旱潦不加盈涸。下即洞,深邃莫測。

「葛塢」在靈隱山,吳方士葛孝先所居也。

「降魔石」在南高峰山椒。

靈隱山部藝文一

《靈隱寺記        》明·袁宏道

靈隱寺在北高峰下,寺最奇勝,門景尤好。由飛來峰 至冷泉亭一帶,澗水溜玉,畫壁流青,是山之極勝處。 亭在山門外,嘗讀樂天《記》有云:「亭在山下水中,寺西 南隅,高不陪尋,廣不盈丈,撮奇搜勝,物無遁形。春之 日,草薰木欣,可以導和納粹。夏之日,風冷泉渟,可以 蠲煩醒醉。山樹為蓋,巖石為屏,雲從棟生,水與階平, 坐而翫之,可濯足於床下;臥而狎之,可垂釣於枕上。 潺湲潔澈,甘粹柔滑,眼目之囂,心舌之垢,不待盥滌, 見輒除去。」觀此《記》亭當在水中。今依澗而立,澗闊不 丈餘,無可置亭者。然則冷泉之景,比舊蓋減十分之 七矣。韜光在山之腰,出靈隱後二三里,路徑甚可愛。 古木婆娑,草香泉漬,淙淙之聲,四分五絡,達於山廚 菴內,望錢塘江浪紋可數。余始入靈隱,疑宋之問詩 不似意古人取景,或亦如近代詞客,捃拾幫湊。乃登 韜光,始知滄海浙江,「捫蘿刳木」數語,字字入畫,古人 真不可及矣。宿韜光之次日,余與石簣子公同登北 高峰絕頂而下。

靈隱山部藝文二

《靈隱寺         》唐駱賓王

鷲嶺鬱岧嶢,龍宮鎖寂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互凋。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台路,看余渡石橋。」

《前題》
賈島

峰前峰後寺新秋,絕頂高窗見沃洲。人在定中聞蟋 蟀,鶴于棲處見獮猴。山鐘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 石樓。心欲懸帆身未遂,謝公此地昔曾遊。

遊靈隱寺次李寺丞韻    宋蘇軾

君不見,錢塘湖,錢王壯觀今已無。屋堆黃金斗量珠, 運盡不勞折簡呼。四方官遊散其孥,宮闕留與閑人 娛。盛衰安樂兩須臾,何用多憂心鬱紆。溪山處處皆 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喬松百丈蒼髯鬚,擾擾下笑 柳與蒲。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晡。凝香方 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清風時來驚睡餘,遂超 羲皇傲几蘧。歸時棲鴉正畢逋,孤煙落日不可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