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2 (1700-1725).djvu/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立,高五丈,天然人形,與東目新郎石相對。有白樂天 詩:「堂堂不語望夫君,四畔無居石作鄰。蟬鬢不梳千 載髻,蛾眉常掃萬年春。雪為鉛粉憑風傅,霞作胭脂 仗日勻。莫道巖前無寶鏡,月明依舊照夫人。」

《響版石》在天目龍湫之外,東順坂溪中。長二丈餘,闊 丈餘,浮於水面,擊之其聲清越。

望江石在天目雲封菴右隴。軒然特立,高約百餘丈, 下銳上豐,梯乃可登。望浙江如帶海門,日上紅光耀 目。

鐘樓石在天目山半。高數丈,望之翠黛,四敞如樓。 圍棋石在天目西尖之北,圓廣各數尺,平坦滑潤,不 生苔蘚,古稱有仙人對弈於此。

雷神宅,在天目西尖半山,西方菴右。每大雷電,但聞 雲中作嬰兒聲。有蘇軾詩:「已外浮名更外身,區區雷 雨若為神。山頭只作嬰兒語,無限人間失著人。」 張公舍,在天目山南,峭壁間,闊五丈,高二百餘丈,即 漢天師隱室。旁有張公小舍,相去半里,一名天師外 室。登者捫蘿而入,可坐數人。

徐仙姑菴,在天目西尖之北,與深坑相鄰,形若道家 輪藏。中有石柱至地,四面環望,垂石如榻,可設臥云。 許邁宮,在天目西尖下,乃修真邃宇也,址尚存。 仙壇在天目雲封菴北,相去十餘丈,即許真君禮斗 之所。

《仙樂》在天目西峰絕頂,人蹟罕到。隱者常于風清月 白之夜,聞雲外笙簫聲。每陰霾欲舒,久晴欲雨,夜輒 聞空中絲竹聲,至旦,或在峰尖,或響巖谷,鄉民樵者 每聽以為候。

山池:

「仙池」,俱在天目西尖絕頂上。久旱不乾,久雨不溢。每 歲旱禱雨,皆請池水虔禱即雨,雨即送還池水。「天目」 之名,正謂此也。

龍池。有上池、中池、下池,俱在天目東北。峰下有溪,曰 大徑口。小徑口有潭,形如仰箕,曰「箕潭。」中有巨石,潭 水注入上池。在山東垂崖下,高五十仞,上有平地數 丈,名拜斗壇。石壁如門,峭立對峙,以限水之出。巨川 汎濫,則激而反趨於寧川,故山前無水患。崖間有石 如獅,下瞰潭水,登者據石拔蘿而視,毛髮慘慄。水入 中池,又在垂崖之下,噴瀉如雷,飛濺崖壁,下池接焉。 池週迴三十餘丈,紺碧深邃,幽沉莫測,三面皆駢石 環繞,南流入大溪,至紫溪七十二灘。巖下有滴乳,人 採以療病。宋時每旱潦,輒遣使用鱉請禱,投之池中, 泝流而上。既而下沉,如有物掣之者,少頃復浮而出。 池上有格思亭,今廢。下為石倉潭,澄泓可鑑。又為浮 溪水,潭泉迸出石澗,潭水順流西溪由至道宮西至 昭慶廟前,為「弄珠池」也。

洗眼池,在天目雙清莊太子庵,乃昭明洗眼處。 按《湖州府志山川考》:「天目山在孝豐縣西南六十五 里,與杭州接界,出壽藤,可作杖。」《遯齋閑覽》云:「登天目 山,見雲氣出山腰間,雷音似嬰兒聲。」

按《臨安縣志》《輿地考》:天目山在縣西五十里,即浮玉 山。《大藏經》謂「宇內三十四洞天,名太微元蓋之天。」《太 平寰宇記》:水緣山曲折,東西巨源若兩目,故曰天目。 梁昭明太子分經此山,目瞽洗於泉,明一目。後歷西 山,又以泉洗之,目悉開,故莊曰雙清山,曰天目。西目 屬於潛,東目屬臨安。東目山麓有昭明庵,去望天橋 數百步,昭明始參禪處,遺像儼然。再上,有勝概亭、鐘 磬堂,湮沒已久,猶時聞鐘磬聲。有龍王祠,宋淳祐間, 禱雨立應,賜額「靈祐公廟。」稍上,則有馬公亭。邑令馬 俶芳建,有且止亭、將軍峰,削壁數十仞。上一里,有碎 玉坡,碎石堆,散日耀之,作蒼碧色。又上,則觀瀑亭、瀑 布泉,高倚斷崖,下臨絕澗。泉自白龍池瀉下,望之如 匹練,名曰東崖瀑布。有垂虹橋,橋駕兩峰,泉自峰頂 瀉下,如白虹倒飲,亙天入澗,名曰「西嶺垂虹。」由石梯 而上,古木森羅,中開數畝,建昭明禪寺。後燬,邑令黃 鼎象創新之。寺有千佛閣,銅佛千尊。其後寺災而閣 無礙,亦靈異矣。轉西則定觀臺、洗眼池,泉出石竅,洌 而甘。有庵以昭明洗眼,故名。「迴光。」上有悟道松,頂平 圓如蓋,昔異人葛稚川所棲處也。去迴光菴里餘,竹 木叢茂,白雲時護。有棲雲殿,亦名「白雲窩」,供磁大士 一尊。轉上有分經臺,即昭明分《金剛經》處。臺上有萬 年松三,一為雷火所摧,二俱枯立。臺旁有葛稚川煉 丹池,水深不滿尺,大旱不涸。臺後緣崖攀蘿而登,可 十數里,為大仙峰,則天目絕頂也。頂甚平衍,纍石數 十處,名仙緣石,時罩雲霧,又名雲霧山。度嶺而下,自 千佛閣轉東,有黑驢庵。宋乾道中,希都禪師養一黑 驢,甚馴,出入與俱。師病驢,募緣供之,為虎所噬。師檄 召虎群至,噬驢者伏罪,師叱曰:「死者已矣,後毋再犯。」 至今臨安有虎患,此山獨無。又有平溪庵。白龍池,即 徑山白龍讓地於欽禪師避居此池者也。下有洞,兩 旁石室,可容百餘人。中有龍池,云是天之一目,深不 可測,常作雲雨,旱禱輒應。池上有飛橋,四面皆危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