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2 (1700-1725).djvu/9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五十三參石,在磐陀西,奇石參差矗立,若聽法者。其 數未必符,蓋《述經》所云也。

《二龜聽法石》在磐陀西。一蹲石頂,一緣石直上。昂首 延頸,筋膜盡露,真稱奇肖。

「柱空石」在錦屏山中,一石如柱,屹立空際。

八卦石,在雪浪山之巔。亂石排空,懸崖百仞,偃仰攲 伏,不可名狀。西面有鉅石,危踞石頂,搖之則動,然不 墮也。《八卦》,未詳何義。

馬鞍石在大雪浪山中。

雲扶石在西茶山上,兩石下如攲鐘,上如累碁,峻險 怪特,危而不墮。上石題曰「雲扶」,下石題曰「海天佛國。」 巫山石在金剛峰側,巫山蓋狀其高,怪石嵯峨,劈一 為兩,亦巨靈五丁之所幻也。本與金剛同巒,因下有 金剛窟,故上即為金剛峰,而別此石為巫山。云 不二石在西天門右,兩石相去丈餘,稍參差前後,而 形模宛似,故曰「不二。」高廣各丈許,如析珪剖璧之狀, 《一葉扁舟》石在不二石南岡,有平石,廣畝餘,儼如虎 丘,千人坐而稍仄卸。中載一石,實似角菱,橫陳其端, 遠望之宛如扁舟。

仙掌石在石浪巖側。參差對列如門,高十餘丈,形如 仙掌。昔人題曰「天設閑關。」

香爐峰:在圓通巖後。

佛牙石在寺後之西,巫山石下,高一丈,頂半凹半突, 如倒牙也。又如愨頭。旁有異石,非洞非門,鬼造神設。 鸚哥石在觀音洞側。白石竦佇,員首細頸而短身,酷 似鸚哥,不類別鳥。蓋以石故名其洞曰「觀音」也。 天篦石在摩尼洞西,義未詳。

水墨石在飛沙嶴西,功德嶺東盡處。陂麓間有「石鋪 三四十丈,平無孔突,色如水墨,渲染其光,油然若展 綃縠。」

點頭石,在磐陀石東南。高八丈,周廣二十丈。孤峙平 巖,旁懸中湊。撼之則動,若點頭然,與「說法臺石」相望, 故名。

無畏石在寺東。從觀音峰而下數百步,高五六丈,三 面方廣如佛座;西稍窪狹,蓋觀音峰圓如倒蓮,此石 方如巾幘也。西旁兩石,高不及半,一如挂衣,一如覆 釜,皆懸崖斷壁,不可登陟。遊人鉅公勒名其上,題曰 「三一巖」,又曰「空有境」,又曰「海天春曉。」聯曰「寰區昭瑞 相,剎海遍潮音」云。

疊子石在佛手巖南,磊磊然若疊也。

蝦蟆石,在龍巖之西,修丈許,廣半之,張頤趺足,狀類 蝦蟆,青碧文采斑然,尤為奇肖。

真歇石在寺后灣真歇庵廢址上。以了禪師得名。 「靈芝石」去虎巖咫尺,不高而狀特奇,中孔突,宛如靈 芝。

慈雲石,在葛洪井西。高三丈,頭如大鳥,北向。會稽陶 太史望齡題曰「鷲嶺慈雲」,故名。旁有善說齋,今廢。 鼓石,在南天門崖石上。體圓而高,狀若寘鼖,撼之應 空作響,逢逢然若撾鼓。

東天門在虎巖側,即法華洞之頂也。其下峭壁高十 餘丈,至頂稍平,突起兩巖如門,隨磴鑿徑數十級,仰 窺不甚崇,俯矚則巖窟杳深,林木虧蔽,惴惴恐墮也。 壁外為通天嶺,光熙峰左亦有東天門,因加一「後」字。 別之,景稍遜,門上一石特奇,門石止高丈許,而上石 乃高三倍,嵯岈嵌突,如花怒開,可名石芙蓉也。後山 之石以此為傑。蓋以一山言之,則光熙者為東。以大 寺言之,則虎巖者為東也。

西天門,在金剛窟西,兩石對峙,上蓋方石,峻整如門, 真鬼工也。又西一石尤聳峭,題曰:「振衣濯足。」

金沙在龍灣西。路皆黃沙,不著寸土數里許,日照之, 炫成金色,即《經》言「金沙布地」處也。

千步沙在寺東海濱。自几寶嶺至飛沙嶴口,約五里 許,循山為玉堂街,緣海為千步沙也。每海潮拍岸,浪 高數十丈,來如飛瀑,止如曳練。遇大風激蕩,則雷轟 雪湧,眩目震耳,倏忽詭異,不可名狀,山中之偉觀也。 龍沙在寺東,高丈餘。寺之青龍故名。「飄沙」,累積成崇, 僧言往時僧寮尚見海也。古木怪藤,幽花異草,森陰 芬郁,不同「飛沙」、「龍灣」者,此間自有龍脈故耳。

《塔前沙》,在太子塔前,本俱沙阜,浪濤衝洗,沙去石存, 巉巖刻露,詭變幻設,然皆負雄悍猛厲氣象,不同澄 江靚溪間物,作清遠婉潤觀耳。

妙莊嚴路,自南道頭至山門五六里,皆琢石甃成孔 道,矢直砥平,又隨形高下,相勢宛委,蕩蕩平平,無論 海外,即通都大邑,罕有儷矣。道旁多撐雲古木,交景 垂蔭,翠峰環映,怒浪鳴空,山陰道上,不足彷也。雖遭 兵燹遷廢,路莊嚴如故云。有石坊,閩中張瑞圖《題 玉堂街》:「寺東從几寶嶺至鎮海寺五里,舊為沙徑,行 者」苦之。萬曆間,僧如珂募甃石道平坦,適行一路,帶 山映海,翠靄銀濤,應接不暇,「玉堂」,「珂」字也,故名其街。 永壽橋在寺左海印池。池廣十畝,橋跨其上,闊四丈, 長十餘丈,高六尺。廣級周欄,安步眺遠。石欄柱頭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