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4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道惠巖,宋名。僧道惠棲此,因以名巖。後住廬山寺。 棲賢谷之水,其會為三峽澗。《山疏》云:「萬壽之東南,至 行龜峰之東」北,眾水之會也。凡能邪迤東,團山、黃石 諸水,能邪迤西,桃林、長壟諸水,大小支流九十九派 入三峽澗。澗有洗馬池。

漢陽之徼,東北為筲箕窩,其窪如筲箕狀,故云。 其上為瘦馬嶺、烏石崖山,其旁有寶慶寺,其東為石 佛山。石佛寺,《南康志》云:「青蓮庵即石佛寺,宋僧杜林 建,後廢。明宣德中,僧普瑩重建。」《山疏》云:「山有三峰如 佛,名石佛。」

烏石山東北為紅石崖,東南為石人峰。舊《志》云:「石人 峰在棲賢寺側,其峰有石拳聳如人狀。」

繡毬峰棲賢寺《山疏》云:「棲賢寺者,亦李渤讀書處也。 其寺創於赤眼禪師,寺側有泉三,曰飛錫泉,曰櫓斷 泉,曰赤眼泉。」又有西澗祠、應真閣、駐節亭、愛堂。南唐 元宗遷豫章時,嘗幸棲賢,因建駐節亭。今廢。

寺西北邃谷中,有赤眼禪師塔主,棲賢席有十一人: 赤眼、懷祐、道欽、智筠、慧圓、澄湜、道堅、知遷祖覺、行因。 辨首座山疏云:赤眼禪師事具《歸宗類》中,其餘十人 事俱載《傳燈各錄》。《寶訓》。辨首座謂東林混融曰:「衲子 事華,巧無實德。如盛丹雘,飾敗舟,以之涉江湖,犯風 濤,能無危乎?」

棲賢寺前為玉淵潭,石劖張孝祥「玉淵」二大字在潭 上。

玉淵之南二里許,有棲賢橋。《山疏》云:「棲賢橋者,三峽 之橋也。作於宋祥符間。其長數百尺,橫絕大壑,締構 偉壯,神施鬼設,非人力所能為。」從橋俯視澗底,大較 百十仞。或曰:「以瓶貯水五升,從瓶觜瀉出注下,瓶竭 其水乃至橋底。」

橋首有玉峽亭、飛來亭、觀音亭。《南康志》云:「飛來亭即 玉峽亭,在棲賢橋西。正德中,知府陳霖建,有碑鐫錢 聞詩、劉廷誥詩、汪伊詩。」亭後廢建關帝閣。王世懋《記》 云:「棲賢橋跨絕澗,度其上若坦衢。下至澗邊,仰而視, 橋石兩兩勾連,勢若危動,始為目眩舌吐,上有紀歲 月名姓,宋時石工為之,真班倕流也。」又王禕《記》:「昔寺」 僧漫甑潭上,俄失所在。後有人從湖南來云:「甑從洞 庭湖上出,甑有棲賢寺。」三字可驗。故知此潭下通湖 南也。

橋前有祖教院,舊名上堰臺。橋首石亭曰「飛來」,父老 相傳,唐大曆中,因風雨飛來,故半石半水,以祀觀音。 《山疏》云:「飛來亭即觀音亭。」

棲賢橋下有龍潭曰金井山。《疏》云:「橋下兩涯石皆紫 赤,角立軒軒,如壯士載橋立,李空同所謂峽石肝爛 者也。橋之所踞,實得勝地焉。《石劖》維皇宋大中祥符 七年歲次甲寅二月丁亥朔建願皇帝萬歲,法輪常 轉,雨順風調,天下民安。謹題」三十餘字。

棲賢橋北澗中有石梁。相傳嘗有孽蛟從谷中出,水 怒湧,勢且壞橋。時棲賢有異僧,叱神挽石扼之,蛟退, 橋得不壞。俗謂之「棺材石。」

棲賢橋東有招隱泉,亦名陸羽泉,其下有石橋。《潭。山 疏》云:「陸羽《茶經》,評其水為天下第六。」

棲賢橋西為幽邃山、幽邃庵,《南康志》云:「馮京字當世, 其先自河朔徙鄂。京有奇志,因父調南康兵官,與兄 元隨侍。」初至歸宗僧惠南,善風鍳,許以科甲。後至幽 邃庵,愛其幽絕。僧仁監留止讀書,未幾擢第。今幽邃 庵古松,乃馮京手植也。

幽邃之前,有西源庵。《山疏》云:「西源者,宋崔嘉彥所棲 隱處也。嘉彥,西蜀成紀人,有用世才,紹興中常以策 干趙忠簡公,公是之。會罷相,不果行,嘉彥遂去隱西 源庵。朱晦翁在南康時,常與往來。已而崔卒,晦翁作 詩以挽之云。」

棲賢橋西有水曰西澗,有僧舍曰「寶峰庵。」《山疏》云:「寶 峰庵即靜隱院,棲禪於寶峰者六人:月公、晦英、邵武、 湛堂、準元、首座、大慧杲。」

寶峰之側,有劉凝之隱居,額曰「清淨。」《退庵山疏》云:「疑 之名渙,均州人。天曆中舉進士,為潁上令,介介不適 於俗。年四十即挂冠去,隱廬山。歐陽永叔為之賦《廬 山高》」云云。

西澗之西有山,鄰於七賢峰,是為五乳峰。《山疏》云:「山 有五峰如乳,故名。在七賢峰下。」

其下為法雲寺,憨山清和尚之道場也。《山疏》云:「寺乃 清師手墾。」師徹慧解,詮釋諸經,有《夢游》諸書。《從軍詩》 如「心懸萬里月,肩荷一枝藤。天低偏近日,樹老不知 秋」等語,是為絕唱。師逝,囑弟子留其全身,以漆漆之。 范嗣任《五乳記》云:「山在七尖山之下,廬山之半嶺也。 自下而上,有古松一株,形如華蓋,蔭人坐臥,面對鄱」 湖,帆開鷁轉,望之鳧流款款。峭壁深澗,約有五里松 濤,足人「永曰」之觀。

五乳峰東下谷中有庵曰吾廬。《山疏》云:「星子陶性中 於臥龍左築菴隱居曰吾廬。」其旁有石曰嘯臺,《自記》 云:「崇禎十六年春,陶子性中父東籬公知世將亂,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