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精山部藝文二〈詩〉
《金精古詩》五首 漢·張麗英
哀哀世事悠悠。我意不可敵兮,王威不可奪兮予志。
其二
「有鸞有鳳,自舞自歌。」何為不去?蒙垢實多。
其三
凌雲爍漢,遠絕塵蘿。世人之子,于我其何。
其四
《石鼓》崔巍,悲哉下土。自我來觀,生民實苦。
其五
《暫來期會,運往即乖。父兮母兮》,毋傷我懷。
遊金精山 宋黎仲吉
昔人乘鳳已沖天,吳芮遺祠在洞前。氣勢徒知凌宇 宙,干戈無力問神僊。漫輕龜玉傳王業,空得松杉接 洞煙。一等辛勤鑿巖穴,禹門千古事應傳。
《前題》崔與之
翠壁丹崖倚碧空,一壺天地畫圖中。青鸞有路三千 遠,玉洞無塵萬境空。虛室尚留丹竈冷,靈泉直與海 波通。客遊到此應忘返,始覺仙凡迥不同。
《前題》曾原一
散步深尋紫翠邊,雨餘林密意蒼然。懸崖擁路奇千 疊,邃洞抽扃自一天。殿古尚存唐歲月,地靈疑帶漢 風煙。斜陽欲問歸樵路,倚杖更聽雲外泉。
《前題》明·董越
太白此降精,本為民祈福。癡情笑番君,偶爾墮汙辱。 聖明崇祀典,亦以能出雲。如何千載下,只說張真人。
金精山部紀事
《寧都縣志》:「宋大中祥符八年,金精石崖產瑞草,松枝 生瑞花,知縣邢芳繪圖以獻。」
金精山部外編
《寧都縣志》:「漢張麗英芒之女,生有異質,光浮於面,出 入恆以扇掩之。家近金精山,年甫十五,偶得二桃,以 一奉母,母欲餌之,桃化為石,自食其一,頓忘饑渴,遺 核亦化為石。尋積功德,竟成僊。」
化成巖部彙考
唐,李德裕《讀書之化成臺》
化成巖舊名「化成臺」,在今江西袁州府城西北五里, 其上有開化院,相傳即李德裕讀書處。
考
按《袁州府志山川攷》:「化成巖即化成臺,在府城西北 五里,下瞰秀江,僧屋其上,名開化院。巖內有石佛,唐 李衛公德裕嘗讀書於此,後因為祠。宋紹興中,郡守 陳述建亭曰『仰止,曰振鷺軒,曰倚巖,曰翠靄。郡守王 古於絕頂建浮圖,又建妙峰亭,後廢。慶元中,郡守李 訦因葺祠,復仍妙峰址創亭,曰妙高』,易『仰止』」為「容安」, 又有亭曰「覽勝」、曰「漱石」,曰「嵌空。」寶慶初,郡守趙夫 於巖腰創亭曰:「知李。」後郡守曹叔遠又旁滌奇石,創 亭曰「介休。」為贊勒石贊曰:地靈蟠英,茲闡其藏。聳拔 崢嶸,人文載揚。勉爾袁士,永奠厥祥。巖下有鄭氏北 墅衛公舊祠,久廢。元鎮守萬戶那海刻公像於石,構 祠,仍扁曰「知李祠。」東建亭曰「如畫亭。」其西舊有屋三 楹,明嘉靖己未,知府季德甫建扁曰「化成軒。」軒左祠, 李公同知曹光記。萬曆五年,知府鄭惇典復修,增總 門扁曰「化成巖。」戊午歲,知府黃鳴喬復構樓一座,度 僧守之。暇日率僚吏登臨吟嘯。督學使者王汝亨題 曰「托賦樓」,以衛公嘗讀書此中,有十五賦也。
黃牛嶺在秀江之北,其脈自化成巖來數里,形勢如 牛,因名。
化成巖部藝文〈詩〉
化成巖 宋李觀
交臂尋幽歲已殘,瘦藤枯石重躋攀。忽逢陰洞龍開 室,下瞰寒溪玉繞山。猿鳥窺簾如舊識,藤蘿引逕入 蹊間。遊人自向紅塵去,日暮老僧催閉關。
《前題》陳述
出郭二三里,覽勝適願言。群山接天際,一水經巖根。 參差崖上屋,蕭閑松下門。真趣自往古,聊可開清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