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6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矣。距寺數里,有石山卓立,鑿級為梯,乃舍輿緩步而 下,旁隱隱有牛跡,說者謂曾有金牛過此所遺也。相 距數百武,有三石高各丈餘,圍倍之,疊立道側,名曰 「飛來石。」既而下山,進謁集賢書院,祀名賢十人,中為 韓昌黎公,次李鄴侯,又次為宋趙清獻公、陳瑩中公、 胡澹菴公敬夫、張子、胡文定公晦菴、朱子、胡致堂、胡 五峰,以次並列。而致堂五峰則兩旁爾。謁畢,至行館, 日晡矣。茲行也,予有二樂焉:一因禱雨而輒得雨,雖 未敢謂精誠之通,然亦偶與行會也。一尋幽弔古,得 歷觀先賢遺跡,跡因人光,而興景慕之心,抑或為修 德之助也。若夫登高舒嘯,騁遠索吟,則非予所安焉。

遊南嶽記         張居正

「《山海經》,衡山在中山之經,而不列為嶽,豈禹功奠山 川,望秩猶未逮與?《舜典》,南巡狩至於南嶽,今瀟湘蒼 梧,故多舜跡,殆治定功成,乃修禋祀?」與?某曰:「余登南 嶽,乃得天下之大觀焉。」十月甲午,從山麓抵嶽廟,三 十里,石徑委蛇盤曲,夾以虯松老桂,含煙裊霧,鬱鬱 蔥蔥,已不類人世矣。余與李子先至,禮神畢,坐開雲 堂。蔣子、王子、邵子、張子乃從他間道亦至同宿。是夜, 怳然若有導余升寥廓之宇者。躡虹梯,憑剛飆,黃金 白玉,幻出宮闕,芝草琅玕,璨然盈把,殆心有所憶,觸 境興念云爾。乙未晨,從廟側右轉而上,仄徑縹緲,石 磴垂接,懸巖巨壑,不敢旁瞬,十步九折,氣填胸臆,蓋 「攀雲捫天,若斯之難也。午乃至半山」亭,亭去廟十五 里,五峰背擁,雲海盪漾,亦勝境也。飯僧舍,少憩,復十 五里,乃至祝融峰。初行山間,望芙蓉、煙霞、石廩、天柱 諸峰,皆摩霄插雲,森如列戟,爭奇競秀,莫肯相下。而 祝融乃藏峰間,僅露頂如髻。及登峰首,則諸峰顧在 履底,若揖若退,若頫若拱,瀟湘蒸江,一縷環帶。因憶 李白五峰晴雪飛花,「洞庭之旬,蓋實景也。」旁睨蒼梧、 九疑,俛瞰江漢,紘綖六合,舉眥皆盡。下視連巒別巘, 悉如培塿,塏垤不足復入目中矣。同遊者五六人,咸 勒石記名焉。暮宿觀音巖,巖去峰頂可一里許。夜觀 天垣諸宿,大者或如盃盂,不類平時所見也。晨登上 封,觀海日初出,金光爍爍,若丹鼎之方開。少焉,紅輪 湧於海底,火珠躍於洪爐,旋盤旋瑩,蒼茫雲水之間, 徘徊一刻許,乃掣浮埃而上。噫,吁嘻,奇哉!偉與山僧 謂此日澄霽,實數月以來所無。往有好事者候至旬 日,竟不得見去。而余輩以杪秋山清氣肅,迺得快睹, 蓋亦有天幸云。然心悚神慴,不能久留。遂下兜率,抵 南臺,循黃庭觀,登魏夫人昇仙石。西行四十里,得方 廣寺。方廣在蓮花峰下,四山重裹如瓣,而寺居其中。 是多響泉,聲徹數里,大如轟雷,細如鳴絃。幽草珍卉, 夾徑窈窕,錦石斑駁,照爛丹青,蓋衡山之勝,高稱「祝 融,奇言方廣。」然磵道險絕,巖壑幽邃,人罕至焉。暮謁 晦菴、南軒二賢祠,宿嘉會堂。夜雨曉起,雲靄窈冥,前 峰咫尺莫辨,徑道亦絕,了不知下方消息,自謂不復 世中人矣。止三日,李子拉予衝雲而下,行數里所,倏 見青霄霽日,豁然中開。問山下人,乃云:「比日殊晴。」乃 悟「向者吾輩正坐雲間耳。」又從廟側東轉十餘里,得 朱陵洞,云是朱陵大帝之所居。瀑泉灑落,水簾數疊, 挂於雲際,華如貫珠,霏如削玉,飛花散雪,縈洒衣襟。 巖畔有沖退石,大可徑丈,列坐其次,解纓濯足,酌酒 浩歌。當此之時,意愜心融,居然有「舞雩沂水」之樂,誠 不知簪袚塵鞅之足為累也。是日,石塘李子亦至會 嶽廟同返。自甲午迄辛丑,八日往來諸峰間,足窮於 攀登,神罷於應接,然猶未盡其梗概也,聊以識大都 云爾。昔向平欲俟婚嫁已畢,當遍遊五嶽。嗟乎!人生 幾許時得了此塵事,唯當乘閒自求適耳。余用不肖 之軀,弱冠登仕,不為不遇矣。然自惟涉世酷非所宜, 每值山水會心處,輒忘返焉,蓋其性然也。夫物惟自 適其性迺可永年。要欲及今齒壯力健,即不能汗漫 其於九垓,亦當遍遊寰中諸名勝,遊目騁懷,以極平 生之願。今茲發軫南嶽,遂以告於山靈。

遊南嶽後記         前人

「張子既登衡嶽數日,神惝惝焉,意罔罔焉,類有繫於 中者,蓋其悟也。」曰:「嗟乎!夫人之心,何其易變而屢遷 耶?余前來到大江,愬漢口而西,登赤壁磯,觀孫曹戰 處,慷慨悲歌,俯仰今古。北眺烏林,傷雄心之乍衂;東 望夏口,羨瑜亮之逢時。遐想徘徊,不知逸氣之橫發 也。繼過岳陽,觀洞庭長濤巨浸,驚魂耀魄。諸方溟涬, 一瞬皆空,則有細宇宙齊形,有吞吐萬象,並羅八極 之心。及登衡嶽,覽洞壑之幽邃,與林泉之隈隩,慮澹 物輕,心怡神曠,又若棲真委蛻,歷遐蹈景之事,不難 為也。」嗟乎,人之心何其易變而屢遷耶?太虛無形,茫 旻漠泯,澒濛鴻洞云爾。日月之迭照,煙雲之變態,風 雨露雷之舒慘,漱氣游氛之清溷,日「交代乎前,而太 虛則何所厭慕乎?即太虛而不自知其為虛也。」夫心 之本體,豈異於是耶?今吾所歷諸境,不移予舊,而吾 之感且愕且愛且取者,顧何足控搏?乃知向所云者, 盡屬幻妄,是心不能化萬境,萬境反化心也。夫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