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百燈,錯落木末如晝。中使羅拜加額,大喜歸報。二 十八年,神宗復遣中使齎經一藏,御杖龍幡,來鎮寺 中。閩巡撫趙參魯以山中曠絕,恐惑眾生,亂,請于朝, 奉命遷御杖藏經于省會。宋大梁王平國詩:「群峰翠 擁古禪關,夾道松篁五月寒。欲識天冠真隱處,白雲 架頂」鎖金壇。主簿陸游詩:「高明每慣習鑿齒,巨眼適 逢支道林共語不知紅燭短,對床空嘆白雲深。現前 鐘鼓何曾隱?匝地毫光不用尋。欲識天冠真面目,鳥 啼猿嘯總知音。」
說法臺,在辟支巖側。傳云「天冠說法」處也。臺產蘭蕙, 多檜柏。其上廣平,可坐千人。
袈裟臺,即「曬衣臺」,廣數十丈。
《雪花林》松柏奇勝。
化成林在金燈峰左。嘗有天冠說法。其中紫雲覆蓋, 靜夜有天燈隱現。九里許,多產松檜,間有白髮異人 出入。明萬曆間,有匠石四五人,市木于支提僧。方結 寮開斧,忽有老僧從一道士至寮,阻之曰:「此吾木也。」 轉盼失之,匠石驚駭罷。
五龍潭在化成林南,五潭聯絡相接。其一名青龍潭, 潭水旋入巖中,時起雲霧。次名洗心池,澄清徹底;三 名千佛沐浴池,瀑布懸瀉,潭形如荷葉,湛然不動。明 萬曆中,僧性吉于潭側誦《大悲咒》,誦方四遍,水忽騰 沸。頃之,有龍振鱗,夭矯波面,腰彎若弓,首尾隱于驚 浪飛濤中,不可得見。吉大駭,喧呼金燈精舍,僧咸出 視之。良久乃奮飛雲表。其下二潭。巖石崎嶇。人跡罕 到。
「棋盤石」在《仙壇之上》。
三品石:石色青紫。
桃洲峽,在鶴林宮東一里,唐有此洲,桃花甚盛,至宋 不衰。
雲錦屏在飛來峰左。
仙石橋在石壇東。橫跨澗上,有石盤、石盂、玉鏡碧色, 鵲毛香爐,皆天成也。
甘露寺,梁天監初,有僧法權、法群二人來山下,飲甘 露坑泉,遂白日騰昇,人建寺曰「甘露寺。」有九寶金鐘, 閩王審知所鑄,聲聞數里外,則天必大晴。
瀑布泉:
玉露井在小童峰前,水極甘洌,或曰「海鰌井也。」井中 鰌甚巨,或時出井弄水。久雨必晴,久晴必雨。 仙巖寺在仙石橋之上。
辟支巖在古木巖右,景極幽勝。巖下寺,辟支佛所棲。 辟支佛,閩生佛也。二月三日降生巖前生成五百天 人,石上生成石龜、石桃,能生能落。
鶴林宮,在霍童村,褚伯玉修真之地。伯玉,鹽官人,東 晉時居南霍,遊行諸山。上虞吳曇授許掾書《西嶽公 禁土符》。〈許掾為上計掾主簿書也〉及楊書中黃制虎豹符。〈楊羲所書也興 寧乙丑年真降受真誥〉「凡二短卷,常帶自隨。至梁大同二年正 月元日,駕鶴登天,賜號鶴林。」此外修真之士,則又有 趙昺、鄧伯元、王元甫、許碏、馬湘、程公、姚道人、尹道人、 湯公、馬仙姑姊妹云。昺、碏、馬仙姑已別見。伯元,吳郡 人,元甫,沛國人。《真誥稽神樞》:王、鄧二真人學道霍山, 受服青精石飯,餐白霞丹景之法。用思洞房以來,積 三十四年,乃內見五臟。冥夜書柬:「晉興寧三年乙丑 歲正月五日,天帝遣羽車下迎二真人,以其日乘雲 駕龍,白日登天,今在北元府受書,位為中嶽真人。」湘 字自然,鹽官人,南遊霍童,宿山下。時投宿者眾,主人 戲言無宿處。湘曰:「我坐到明。」眾客皆睡,湘躍身梁上, 眾客于火光中見之,驚異曰:「梁上猶能睡得,壁間不 可攙入。」湘遂攙入壁。眾客祈謝,移時乃出。入山駐泊, 唐大中十一年歸家,明年復來此山。上昇。程公,縣之 二十三都人。煉真山中,端午日入,午日巖忽然輕舉。 姚道人,邑之二十三都人。修真道者。巖丹成,霍山羽 化。尹道人、湯公,俱縣之外渺人,同學法。閭山道人得 法精高,湯公逐之,道人鞭石入。霍童,後遇異人授以 仙訣,遂成仙。
按《八閩通志·山川攷》:「霍童山在福寧州寧德縣北十 二都,霍童所居,《洞天記》謂霍林洞天是也。唐天寶間 改名仙遊山,偽閩封為東嶽。山之中幽巖邃壑,人跡 所不到者,不能悉數,每天晴月皎,居人往往聞空中 有樂聲。山之西有支提山、那羅巖西有神僧石窟、葛 公仙巖南有蘇溪、鶴嶺,北有菩薩、紫帽二峰。」
按《福寧州志》:「寧德縣城北第十二都有霍童山。山有 霍林洞,有赤城洞。山之西有支提山、那羅巖、葛公仙 巖。南有蘇溪鶴嶺。北有菩薩峰、紫帽峰、大童峰、小童 峰、左弼峰、右弼峰,又有寶劍巖、卓筆峰、石僊壇、香爐 峰、仙菜峰、筆架峰、玉女峰、龍腰峰、雞跡峰、石牛峰、羊」 峰、獅子峰、展誥峰、九僊山、飯蘿山、馬鞍山、鳳凰巖、 懸鐘巖、合掌巖、煉丹巖、蓮湖墩、桃花峽、雪花林、雲錦 屏堵、茅坪、雙丫髻石、碁盤、瀑布泉、「丹井諸景。」有石廊 二十餘丈,石室盈丈。有石窟。有高蓋山。有塘腹湖